工商社论》次世代医疗资讯系统基建,要跟得上AI时代

人工智慧快速发展,推任何智慧医疗系统,都必须全面更新各级医疗院所的医疗资讯系统。图/本报资料照片

医生出身的准总统赖清德推出「健康台湾」愿景工程,由他的恩师-成大医学院名誉教授,心脏科名医陈志鸿教授担任召集人,从3月23日在高雄起跑,快速完成全台五场说明会,并于日前邀请准总统聆听医界建言。在总体建言中,欣见「加速医疗资讯生技,推动智慧医疗」列为十大项目之一,并以协助医疗院所更新生技医疗资讯系统,鼓励智慧医疗发展以提升服务效率,并研议智慧医材与创新服务之健保给付为三大主要策略。

从策略的角度分析,新政府的方向是对的,也呼应本报在今年元月3日社论〈政府应加大医疗资讯的基础建设〉的主张。对于新政府广纳民间建言,我们给予肯定,并希望新内阁能加大脚步,在可见的未来完成次世代医疗资讯系统的基础建设。没有新的医疗资讯当骨干,未来所有的智慧医疗产品/系统,都无法很有效率地在目前运作的老旧资讯架构上推动。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台湾的医疗资讯系统很像是智慧型手机(iPhone及Android)问世前的手机,是无法承载日新月异的"App store"。每要增加一个功能,非得系统大幅修正,无法像现在的智慧型手机,网路上有成千上万的App,要什么有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下载,也随时随地都有人开发出新的功能来争取消费者的青睐。反观我们的医疗资讯系统,虽然20年前推出健保IC卡时曾领先全球,但毕竟是为健保量身订制,在ChatGPT问世后的今天,这个系统已经跟不上人工智慧(AI)的快速发展。这是为什么要推任何智慧医疗系统/产品非得全面更新各级医疗院所的医疗资讯系统不可。

其次,建言中也认知了AI对未来医疗服务的影响其实有两个层面,一种是加值,另一种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对于增加价值的项目,如果要广泛运用,健保的给付当然是必须的,这一点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不易,原因是全民健保在总额预算制长期的「紧缩」政策下,20年来早已捉襟见肘,中央健保署每天都为了「点值」伤脑筋(因为医疗院所提供的服务,不是固定金额而是超出预算就打折),根本没有多余的经费顾及这些创新医材与服务的给付。

因此,行政院每年召开的生技产业策略咨议委员会(俗称BTC),就明确指出在全民健保财源稳定且不虞亏损之前,应由政府以公务预算成立「健保沙盒」机制,在药品部分为新药基金,这部份已经有明确政策,在智慧医材与创新医材部份,亦应比照处理。比起新药动辄年支出几百亿,这类产品通常不会太贵,这个部份初期用十亿为基础就足足有余,重要的是以这个机制来验证新产品的成本效益,并以台湾的医疗体系作为适用场域,成熟之后就可以有进军国际市场的商机。

此外,建言中也认知了「增加效率」的智慧医疗产品是一种投资,没有政府的补贴,本业长期亏损的医疗体系,不会主动投入。因此,如何在「次世代医疗资讯系统」中纳入这类智慧型医材与AI的运用,当然是重要的策略。

最后,我们要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智慧医疗」是台湾创造的名词,如果改用英文关键字的搜寻,就会发现,国际上会分成「智慧医院」(Smart Hospital)和「数位医疗」(Digital Health)。其中,智慧医院又可以分为硬体和软体,如何便利病人挂号、付费,运用机器人协助搬运、自动化的药品医材运送与库存系统,检验系统之全面自动化(包检体运送),护理站、护理车、病房、开刀房的看板是需要各类硬体设备,但是前面所说的医疗资讯系统是灵魂,除了一般熟悉的企业运作(ERP)之外,在医疗体系的核心,当然就是病历以及各种医院特有的系统,台湾以资讯产业闻名国际,新政府应该以「智慧医院,台湾制造」(Smart Hospital ,Made in Taiwan)为目标选定地点,建立一个「未来医院」的雏型展览馆,里里外外都是台湾制,如此才能凝聚医疗体系与资讯产业的力量,成为全球智慧医疗产品的输出国。

在新内阁即将上任的此时,我们肯定准总统赖清德在「健康台湾」所提出的愿景与策略,在新政府的引导下,台湾有机会在全球未来的智慧医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