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医疗体系濒临崩盘的警讯

「出走潮」、「从根烂起」、「崩盘」…这些极度负面的名称,最近频频出现在媒体,令人注意而心惊的是,它们所指涉的领域,竟然是和你我人人相关的医疗体系健保制度。发出警语的人,从护士医生医疗界大老,几乎是整个医界炸锅般,开口就批,频频示警国内医疗生态真的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吗?是谁的责任政府、医界、民众要如何面对,承担什么责任?

这波医疗危机始自「血泪护士」的控诉,由于护士大量超时工作,却没有合理的加班报酬,能撑下去的,健康严重受损,曝光画面甚至包括吊着点滴瓶还在护理站工作。撑不下去的,则纷纷离职,造成医院人力严重不足,影响病人照护品质。经过几波讨论攻防,卫生署终于同意大幅加码护士加班费廿亿,风波暂歇。

但医疗问题的引爆并未停止,层级还向上延伸,有台大医院苦心培育的外科医生决定放弃本科,改走当红的医疗美容领域。台大医院是龙头医院,医生都顶着无形的光环;外科是重要科别,医美则是相对轻松但赚钱快的行业,这个换跑道行动令社会瞩目,也招来「救命不如救丑」的讨论。

医院、医生、护士专责治病救人,但目前医界自己的问题也到了百孔千疮、离病入膏肓几乎只有一步之遥。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是医疗需求的大宗,但因工作量大、风险高、医疗纠纷多,人力早就开始流失,形成所谓「四大皆空」。近来医疗空洞化之说又漫延到急诊,目前国内急诊人力至少不够一半以上,「四大皆空」变成「五大皆空」。前卫生署长、台北荣总院长林芳郁甚至说,国内医疗环境恶劣已达临界点,医疗体系再不思重建,五到十年内会崩盘!这样的警语出自医界重量级人士,令人心惊。

归纳国内医疗体系崩坏的原因,不外医疗投资不足、健保给付不公平;医疗院所过度营利化、商品化;医学伦理退位,商业挂帅;以及不少民众滥用医疗资源。

目前台湾的医疗费用投资仅占GDP的六%,和OECD中的廿个国家比较,台湾的医疗费用投资占比是第二低,已经无法应付国内民众日益庞大的医疗需求。然而,如果要政府要增加医疗投资,社会第一个疑虑就是,纳税人的钱真的能用人民身上吗?还是进入医院的口袋?

健保实施后,地方诊所和小型医院生存困难是事实,但财团式、大型医院反而分院一家家开,和口头叫穷的现象完全相反。当护士们沦为血汗劳工,逼得卫生署加码加班费补贴时,人民应该问:为什么护士的加班费要国库出钱,她们的雇主─医院才是该付薪水的人啊!政府已经决定,医疗投资要从GDP的六%提升到七.五%,这是不小的数目,有助纾解医事人员工作负荷与待遇不成比例的问题。但卫生署也必须监督医院,拿了国家的钱,就要提供相对应的医疗服务品质。

再者,健保给付不公的问题,已经吵了多年,平头式、论件计酬式的给付,只问看了多少病人,却不问疾病的种类与医疗成本,耳鼻喉科病人可以一眼诊断,肿瘤科则要多方检验,给付标准竟然一样;而健保包山包海、大病小病一起保的方式,医界自己都批判多年,也未见改革。事实上,民国九十五年,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已就种种医疗问题进行讨论,并建议政府改善。但六年来,医疗政策单位只有小改小动,未就健保给付进行根本的、制度式的改革,致令问题一步一步恶化到今天危机重重的地步。

台湾的健保举世称颂,但国外看不到的是背后的财务压力与黑洞;民众大病小病一窝蜂的往医院跑,吃完这家的药、下次再换一家吃的「逛医院」心态与行为没有被有效节制,也在蚕食健保的根基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当然药到病不除,台湾的健保已经开办十五年,累积的病灶不少,政府要尽速对症下药,不要拖到小病不除,大病要命的时候,则全民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