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AI时代的政府,要应用AI找答案

在AI(人工智慧)勃发的当代,这样集结各方精英的顾问会议要避免重蹈过往「大拜拜」的覆辙,应该借重AI应用之力,协助产官学进行决策。图/本报资料照片

在「AI(行动创新)内阁」就职百日后,行政院以创新经济、包容成长及均衡台湾三个分组,请来自业界、学界与智库近60人为顾问,分别召开顾问会议。不过,会后不到10日,就有四位与会的经济学者联名发表声明,指经发会有成为「利益团体动员会议」的可能。政院为此紧急回应,顾问会议建议结论并非直接形成政策,而是盼借由不断对话,让政策取得最大共识。

其实,在AI(人工智慧)勃发的当代,这样集结各方精英的顾问会议要避免重蹈过往「大拜拜」的覆辙,应该借重AI应用之力,协助产官学进行决策。

当然,要利用AI协助决策,所采用的AI模型是否有正确妥适的资料相当关键,使用者的判断能力与初衷也非常重要。套用这个逻辑,既然经发会所召开的顾问会议,对AI内阁提供建言,就如同提供AI模型「资料」一般,确实就如上述联名学者所言,「选择顾问」真的相当重要;幸好,AI内阁是个好的使用者,即时回应对顾问会议的建言将会再审慎评估。

只是,延伸「顾问选择(资料)」很重要这个思路进一步讨论,目前的机制真的只有利益团体担任顾问这个问题?

首先,这些顾问,或者提供给这些顾问的资讯与数据,是否真的充份反映台湾现况?就以「包容成长」主题为例,旨在「避免因为部份族群所得的快速成长,而让所得或资产分配恶化」。那么这些顾问,或者提供给这些顾问的资料中,是否有台湾「各种族群分类」所得成长情形的知识或资料?是否了解原住民或台东居民的所得(成长)情形?

再者,即便概略了解到由于台湾高科技产业族群的快速成长,将会让高科技工程师所得快速领先其他族群,那么这些顾问是否了解「避免因为部份族群所得的快速成长,避免所得或资产分配恶化」的妥适有效经济政策决策为何?迄今全球各个国家地区中的最佳政策经验与政策工具为何?

第三,以「均衡台湾」为例,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但迄今仍不知AI内阁要寻求何种面向的「均衡」。是台湾不同产业发展的均衡、各种族文化发展的均衡、各县市(村里)所得的均衡,还是各社会阶层的均衡?

第四,假设目标是台湾各地区的均衡产业经济发展,到底目前各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是有多大的不均衡,而相对于目前北部电力不足的议题更形重要,所以必须提出来讨论?最后,在经发会讨论出政策,并具体落实之后,各地区产业经济发展预期会改善到哪个程度呢?也就是说,这里涉及到AI内阁对「均衡台湾」的定义,以及到底目前有无相关的调研结果,可客观的衡量出目前到底有多么的不均衡,及值得规划投入多少资源,预期改变成为哪种民众可以接受的均衡?

综合上述讨论,在AI时代,或者说迈入数位经济时代,妥适的政策决策,良好品质的资料投入非常地重要。而这需要政府有良好的资料治理、持续的政策统计调研及持续的智库研究投入等三种制度。一、有良好的资料治理,才能在各种情境场合,妥适的定义资料、搜集资料与整合成为品质良好的集合,作为分析台湾各面向议题的基础。二、对所施行的政策前后,能有常态的政策相关统计调研,才能够对于政策投入落实之后,了解政策投入是否有助于改善,增进人民生活,同时了解到后续的政策该如何调整精进。三、有持续的智库研究投入,常态性的关注比较国内外相关数据、国际政策标竿作法,才能研析规划在台湾情境下妥适的政策投入作法。

诚然,现阶段台湾政府的资料治理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不但无法提供初步的资料协助顾问会议,且已经造成许多前瞻的政策,例如精准健康、运动科技等重要科技计划无法有效推进。现在的政策统计调研机制,也尚未有法制基础,诸多政策计划成果,多仅呈现经费投入,或仅是过程中的「人次」、「次数」数据,未能实质的展现出政策投入对标的所产生的影响。至于智库的研究投入,固然相对前两项的状况稍佳,可是政府研究标案市场高度竞争,还是容易造成研究成果有「官大学问大」、「须呼应长官」的情形,而不会真正客观为台湾研析出妥适的政策。

随着国际各大业者不断地更新资料与模型后,生成式AI的准确度已大幅精进,甚至已有号称智商接近120的模型出现。正因为台湾目前资料治理机制不够完善,AI内阁更应该积极建立以上三种制度的法制,让这三种制度常态化,以持续协助产生有助台湾在AI时代的发展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