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从好莱坞大罢工,看AI的「哥吉拉」效应

美国作家协会指控AI系统与其背后的操控者将进一步侵犯生存权、著作权。图/美联社

从上个世纪末网际网路普及以来,新科技冲撞旧传统,已是新常态。每次的冲撞,总会产生新赢家与输家,有些赢家「十年耕耘,博得大名」如辉达(NVIDIA),有些则是「记取教训,浴火重生」如微软、超微。但更多的输家则是「一蹶不振,相忘江湖」如被网飞Netflix打败的百视达。

而当影视发行通路大搞破坏式创新,加上生成式人工智慧(AI)庶民化,两者相乘产生的「哥吉拉」(Godzilla)效应,就连掌握话语权的美国电影工业都招架不住,这也是好莱坞(Hollywood)近期出现63年来首次「编剧+演员」双重罢工的主因。从好莱坞看世界,各行各业未来势必都将领受AI「怪兽」的震撼教育,驯兽者成王,被噬者为寇,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成为输家。

在制造业逆全球化之际,影视放送领域却更趋全球化。都说「内容为王」,但谁该付费,怎么付费,又是谁得利?都不再是传统游戏规则说了算。以5月率先展开的好莱坞编剧工会罢工为例,由于网飞、Disney+等串流平台标榜内容独家、集数精简与全球同步上架,因此再叫好叫座的编剧也只能领一次编剧费,无法像以往只要跨平台或跨国授权,就可以另外支领重播费。在收入减少、工时加长的情况下,编剧工会自然要为生存而战。

但经历两个多月的抗争,代表资方的影视制片协会仍不为所动,因为他们有苦衷也有所恃。苦衷在于,串流平台很烧钱,且除了网飞之外,多数仍亏钱,公司裁员重整都来不及,遑论提高待遇。所恃在于,现在可以跨国取材与取才,是买方非卖方市场,而AI的创作「潜力」对人类编剧是威胁,对资方却是助力。

眼见编剧工会的罢工拖到谈判期限过后仍一无所获,好莱坞演员工会乃于7月中旬加入罢工行列,连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要到日本宣传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而这场已超过16万人响应的双重罢工,主要诉求除了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外,更在确保影视产业的大环境不要被AI颠覆。

超级巨星如汤姆‧克鲁斯与众多临时演员站在同一阵线反AI,正所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风靡全球的韩流(K-pop)已出现AI女团MAVE,以假乱真,话题性十足。以好莱坞的财大气粗,培养出AI顶级大明星,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届时,真人「阿汤哥」为拍片挑战极限的影坛佳话,就可能成为明日黄花。

早在新科技冲击影视产业之前,以内容为核心的媒体产业生态已先一步遭受科技创新的破坏。搜寻引擎龙头Google与社群平台巨擘Meta(脸书)大量免费使用媒体内容的行为,在各国都引起不小争议。虽然有澳洲朝野齐力对抗科技大鳄的成功示范,但在其他国家,政府不是忌惮美国企业的势力,就是寄望这些厂商加码投资,以致对传统媒体的保护多是口惠而实不至。

更有甚者,Google据悉正在测试代号「创世纪」(Genesis)的生成式AI写稿工具,可用以搜集时事并撰写新闻。Google美其名是要为媒体业开发个人助理、协助出版业避开生成式AI的陷阱,但此举无疑将蚕食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权,若Google进一步利用「创世纪」自制新闻内容,那么各国媒体向其讨公道的机率就更加渺茫。再如近年电商低价卖书冲击出版业,不也是创新霸凌的显例;新科技造成的交叉剥削可谓血泪斑斑。

不论是传统媒体业的悲鸣、好莱坞供应链的怒吼,乃至最近超过8,000位作家连署,由美国作家协会发表的指控信,所有矛头都指向AI系统与其背后的操控者将进一步侵犯生存权、著作权。这些科技巨擘以人类智慧喂食人工智慧,再凭借大锅炒的什锦智慧,让自身与AI进化成为人机合一的庞然大物。

对「得AI得天下」的倡议者而言,AI是他们眼中的天使,但对「有AI没有我」的遭遇者来说,AI是他们眼中的恶魔。过去几世纪以来,总有一群人不断努力追求进步,却也总有另一群人不断担心被进步摧毁,如今,生成式AI的巨轮已经转动,光靠罢工抗争,显然无法扭转输家命运,「如何役AI,而不役于AI」,这是个人、企业与国家都必须正视的大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