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BTM谁来管 政府应该表态了

工商社论

比特币成为近年投资市场新欢,根据Coin ATM Radar的统计,目前台湾共有25台BTM(比特币ATM),包括台北市9台、新北市2台、桃园市4台、新竹县市1台、台中市4台、台南市3台及高雄市2台,在全球排名第25。据金管会先前的访查,国内部分BTM可以用新台币兑换加密资产至数位钱包,或透过数位钱包再将新台币提领出来,但这些交易一则是安全性仍有很大的疑问,二是可能反违反「VASP 防制洗钱及打击资恐办法」,如何妥善管理国内比特币交易,政府应该未雨绸缪。

加密资产目前在台最大的问题,就是相关事业主管机关尚无定论,仅其中涉及洗钱防制与打击资恐事务,是依据洗钱防制法与2021年7月1日发布的「虚拟通货平台及交易业务事业(VASP)防制洗钱及打击资恐办法」,由金管会担任主管机关。2022年以来,金管会也陆续发布新闻稿呼吁,设置BTM的业者应主动提出洗钱防制法令遵循的声明,否则将依洗钱防制法要求个别业者限期改善;届期未改善者,得处新台币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罚锾。

相较传统商品,加密资产取得管道更多元,进入门槛也大幅降低,包括很多加密资产相关金融活动宣称的高额报酬率,引起投资人关注,吸引资金涌入,综观全球加密资产市值在五年内成长20~30倍,已约达全球金融资产市值的1%,在这样的利之所趋下,单靠50~1,000万元的罚款,对不法业者恐难有警惕效果。

中央银行的最新报告也点出加密货币的两大潮流,一是一般消费者对加密生态系统的参与程度加深;二是能取得加密资产的管道更加多元。据调查,主要先进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其中约有32%的受访者曾交易过或持有加密资产;2021年12月的BoE报告也显示英国家计部门整体财富约有0.1%是以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持有。

且不同过往,加密资产不再只是少部分的电脑工程领域专精者专有,若干有兴趣者也可透过交易所与P2P交易平台等方式购买取得,BTM更大幅降低投资人的进入门槛。

为什么各国对比特币和BTM如临大敌,主要是加密资产看似高报酬,但也极具波动性,即使部分加密货币价值钉住美元等法定通货(如稳定币),但因其既不是货币,也不稳定,除不具备货币的核心属性,实务上价格仍有波动;BoE即一再示警,加密资产投资人应做好「失去所有」的准备。

以国际做法来看,不少监管当局已开始对若干加密资产广告进行审查,如英国日前即禁止两则标语恐误导投资人的加密资产广告,英国广告标准局(ASA)对标示「立即用信用卡买比特币」的标语,及标题与内文所提的投资报酬率不一致的加密资产广告加以禁止。

新加坡、印度与泰国则对加密资产广告也已订定若干规范。像是新加坡金管局(MAS)要求加密资产业者停止在公共场所,向散户投资者营销或宣传产品;印度广告标准委员会要求加密资产广告,禁止使用通货、证券、托管、存款等字眼,且须加注投资风险的警语;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则拟规定加密资产广告不得夸大,且须具体说明相关风险,另并限制仅能业者的官方频道播放,惟相关服务广告则可在公共场所播放。

反观台湾目前在这方面的禁止和宣导相对薄弱,央行和金管会曾发布新闻稿提醒民众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并非货币,属高度投机的「虚拟商品」;同时示警投资人,加密资产钱包与交易平台可能易遭骇客入侵、恐沦为非法活动交易工具。但这样的「提醒」相较业者广告诉求的高获利显得不堪一击。台湾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确立加密货币商品定位和主管机关,进而管理商品销售和宣传广告,才能避免民众因被误导而投资该类产品。

特别是BTM的部分,近年在全球的装置数量大幅提升,许多控管松散的BTM只需要一台手机与一个加密资产钱包,无需严谨的身分验证便能使用,进而沦为不法分子进行非法活动的工具。

国际间监管当局对BTM都高度关注,BTM营运商被要求登记或须经核准许可、遵循特定法令,并受特定的主管机关监管;新加坡则是发布监管准则,直接全面禁止BTM的设置。台湾目前已有25台BTM,但目前仍无明确的监管法源与主管机关,仅在若涉及洗钱活动方面以「VASP 防制洗钱及打击资恐办法」管理。这样的监管强度和速度,明显是落后国际,台湾对于BTM究竟是禁止或开放,是否应由金管会担任主管机关,政府有必要尽速决定并说清楚、讲明白。

以其他各国的例子来看,国际间BTM主管机关多由金融监管部门担任,如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德国联邦金管局(BaFin)、日本金融厅及新加坡金管局(MAS)。台湾理论上也应由金管部门作为BTM主管机关,且对相关监管提出明确归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妾身未明,仅把其中涉及洗钱的行为交由金管会负责,至于其他如投资人保护、诈骗等则至今仍在踢皮球阶段,这对台湾投资人来说,不啻是比商品本身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