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政府该着力的是财富分配统计,而非OECD排名

工商社论》

最近主计总处发布一则国情统计通报指出,我国「每户财富」经购买力平价(PPP)调整后,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里名列第三,不仅赢过日、韩,也超英赶美,消息传开,批评声浪四起,日前官方再次发新闻稿解释,然依旧未能释国人之疑。

这则惹议的通报内容有旧、有新,例如每户财富(资产净值)于2020年底达新台币1,263万元,这是今年4月底例行公布的国富统计,并非新闻。真正的新闻是官方用PPP折算出「每户财富」高达79.8万美元,只低于卢森堡、瑞士,在OECD先进国家里名列前茅。对于面临工作贫穷的年轻族群,以及仍得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购得一屋者,看了通报岂不生气?如此自然就会认为这份统计是有问题的,是为政府擦脂抹粉,是大内宣。

要讨论这份统计有没有问题,得分两部分来看,首先,每户财富新台币1,263万元这个数字,这是行之有年的国富统计,其编算方式历来都是如此,这份统计有一定的可信度,而之所以和多数人感觉有落差,原因在于这是平均数,是国内800万户家庭平均的结果,既是平均数,自然是把富人、穷人的资产加以平均,如此一来未必能反映一般人的情况,这是老问题了,是该解决,但也不应该以此认为主计总处这项统计是在擦脂抹粉。

虽然1,263万元这个数字是可信的,但日前通报用PPP替代汇率去折算,确实是有些问题,2020年我国汇率29.578,换算成美元的每户财富不过43万美元,但改以民间消费的购买力平价15.822折算,则倍增至79.8万美元,如此自然要让OECD各国望尘莫及了,也正由于这个数字高到难以置信,一经网路传播,岂能不惹来一顿骂?

为何台湾的PPP与汇率这两个数字有这么大的差距?简单讲,这意味着台湾的消费品是便宜的,同样一美元在台湾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PPP是指在美国用一美元买到的消费品,在各国要花多少当地的货币才能买到,依2017年世界银行报告,台湾的民间消费PPP是16.598,韩国是974,中国大陆是4.14,同期间的对应的汇率30.44、1,130、6.76,这意味着亚洲国家物价相对便宜,100美元在台湾买到的东西,与在美国花200美元买到的东西等值。

值得注意的是,世银编有GDP的PPP、民间消费的PPP、固定资本形成的PPP等等,编这么多类的PPP旨在追求准确,谈消费就用消费的PPP折算、谈GDP就用GDP的PPP折算,以丝毫不差的反映各国在各领域的实质购买力。譬如说,2017年台湾这三类的PPP依序是15.73、16.598、18.199,用以折算GDP、消费及投资,简单讲,用哪类PPP去折算哪类支出,是有讲究的。

若在所得、消费这些流量统计尚且如此讲究,如今拿消费的PPP去折算财富这项存量统计,岂是合理?如此折算出来的数字还有意义吗?每户财富包括金融资产、房地产,须知,PPP的思维是反映你享有多少美元,而非你拥有多少美元,台湾物价相对便宜,因此折算出来的实质消费倍增,这是合理的,然而台湾房价如此之昂贵,却还是用消费的PPP去折算,张冠李戴,自然要高估每户财富了,也因此才会出现超英赶美的排名。

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衡量实质消费要用消费的PPP折算,衡量实质资产自然也该用资产的PPP折算,当然,主计总处表示他们只是依循OECD美好生活指数(Better Life Index)的算法,然而这个算法本身已不合理,于美欧或可勉强适用,但对于像台湾这样物价、房价走势两极的国家,是否适用?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更何况OECD每户财富这项指标只不过是美好生活指数二十多项次指标之一,而我们单独列出来发布国情通报,其放大效果是必然的,最后引来各方挞伐,岂偶然哉?

我们认为在「每户财富」这项统计上,政府与其在PPP折算上花力气,而惹来各方批评,使统计公信力受创,倒不如着力于「财富分配」统计,以让民众了解台湾财富集中的情况,1990年代政府曾办理过一次国富调查,当年前20%家庭与后20%家庭的财富差距高达16.8倍,是同年所得差距的三倍,惟随着调查难度愈来愈高,财富分配统计己消失了30年,然而如今政府拥有许多大数据,透过大数据的整合,自可解决此一调查的困境。

我们认为,财富分配是极重要的基本国势,不可放任不管,这份小小的通报之所以引来这么大的反弹,正反映如今台湾财富分配不均已日趋严重,恢复财富分配统计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