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时势变迁,或可慎重考虑设立主权基金

工商社论

中央研究院四位经济院士于今年7月提出台版主权财富基金的构想,建议政府善用台湾的外汇存底、邮政储金,参考新加坡的淡马锡基金,协助台湾产业转型及提供金融贡献。

近年来,产业升级缓慢,除了半导体一枝独秀外,其他产业仍有更多努力的空间,这和政府产业政策工具的式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租税优惠上,《产业创新条例》只剩下智慧机械、研究发展的投资抵减,自然无法发挥引导产业走向的功能。而经济部科专计划虽然近五年每年平均有140多亿元的预算,但是分别配置在学界、业界、法人科专方面;而且在各领域平衡之下,资源也因而稀释。

观察现阶段各国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大陆的制造2025、美国的再工业化、韩国与日本的大举投资半导体,政府在幕后均扮演重要的角色。反观缺乏政策工具加持的台湾,只靠民间的努力,将会错失产业发展的先机。如果政府有主权基金将可以发挥点火的功能,使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力,包括形塑企业群聚、建立生态链,和打造知名企业,将来才有筹码跟国外的大平台合作,甚至并购国外的厂商,吸引来台投资,挖角国外人才来台效命等。

在国际经验的借镜上,主权基金的设置除耳熟能详的新加坡淡马锡基金、挪威的鲑鱼基金、产油国的主权基金之外,马来西亚、韩国,乃至最保守的日本都有主权基金或类主权基金的设立。国际经济情势已有很大的转变,我们的政策是否也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值得加以考虑。尤其,台湾的民间超额储蓄高达10兆元新台币,民间保险资金超过30兆元新台币,加上5,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存底,庞大的劳保、劳退基金,应该可以有一番作为。

长期以来,主权基金、类主权基金的设立,在国内也有多次讨论,主要的反对意见包括:第一,已有国发基金。第二,政府介入效率低,加上立法院、监察院的审计、会计、人事规范,不易有太大的作为。第三,不宜动用外汇存底、劳退基金等,因为可能会影响政府对抗外汇狙击者的筹码,以及影响纳税人、退休人员的福利等。

为了平息这些疑虑,我们就未来主权基金设立的若干看法及未来建构的方向,提出以下的分析及建议:

就资金来源而言,过去不少人反对自外汇存底提拨基金,担心若国外避险基金出手狙击外汇市场,会影响我们的抵抗实力。但目前外汇存底有5千多亿美元,如拨出3~4%,约200亿美元,应不至于影响目前中央银行反制狙击客的突袭,加上劳退、劳保基金再筹措200亿元美金。其余再自民间募集一半的资金,就有相当数目的类主权基金。而央行日前也表示,对成立主权财富基金向来持正向态度,仅强调应先立专法等,且不宜由外汇存底无偿拨用。

其次,担心立法院、审计部的干预,此时的股权设计可以由民间占51%,政府占49%的股权,并由民间的公正清流人士担任董事长。政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但可以担任大股东,透过董事会,间接监督公司的运作。同时,为了取信于纳税人,投资标的、投资报酬率,可以公开上网,让民众查询完全透明化,避免利益输送。

再者,国发基金虽然投资金额小,不做领导投资人,但未来可以和类主权基金相互合作,如国发基金培育有成的企业,想更上一层楼进军国际,则可以由此主权基金接棒,打造国际级企业。

就政府类主权基金运用的比例而言,我们可以考虑70%投资,以追求基金的永续经营,但其中30%则负有产业政策的任务。在没有政府审计单位的干预下,基金可以提出更高的薪水、红利遴选国际级的执行长或总经理等,使基金的投资获利极大化。

至于30%的产业任务基金,让执行长(或总经理)以更公开透明的方式投资产业,或整合供应链,或投资下世代产业,或投资国外有利于国内产业发展的新创公司,再拉回台湾投资。或扶植潜力产业形成气候,以利与国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均是可以考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