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薪资成长创新低,基本工资调升宜慎思

工商社论

明年的基本工资是否调升,近日由于劳动部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又受到瞩目,劳动部将在下月的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做出决定。事实上,从上周公布的经常性薪资、通膨率、景气灯号等资料看来,如今并不适合调升基本工资。

我们百分之百赞成政府藉基本工资保障劳工生活,如同亚当斯密虽主张市场经济,但在工资这件事上,他却认为政府应介入,他说:「大环境对劳方不利,政府应站在劳工这一方,以使劳工至少能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然而,政府介入说来容易做来难,实务上仍应回归经济成长、薪资走势及物价变化综合判断,而非听少数政治人物的号令

亚当斯密所着的国富论专章讨论工资,他说:「劳工、仆人及各类职工社会总人口比重极高,若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对社会是不利的,这样的社会也绝不可能繁荣幸福。而且,供给全体社会衣服、食物住所的人,只有在自身劳动生产物中能够分享一部分,这才算是真正的公平。」

我们完全认同亚当斯密所言,让所有劳工分享「经济成长果实」也是文明国家应有的施政思维。然而,在这个思维底下,也要考虑此刻的台湾疫情冲击下,是否还有「经济成长果实」?若没有果实,硬要拿果实出来分享给劳工,自非亚当斯密所乐见,至终反而会弄巧成拙。近期台湾有经济成长的果实吗?以下四点是我们的分析:

第一、全球经济衰退,未来风险升高:今年的景气,自年初受疫情影响,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全球经济陷入萧条,美国失业率升至10%以上,国际货币基金(IMF)日前二度调降全球经济成长率至-4.9%,并警告若爆发第二波疫情,明年全球经济成长只有0.5%。这样的局面已令多数企业营运困难重重,担子日渐沉重,面对如此惨澹情势,调升基本工资实非所宜。

第二、景气三亮黄蓝灯国内经济疲弱:我们再看看台湾的经济情况,依据国发会公布的景气报告,景气已连续亮出三个月的黄蓝灯,代表景气非常疲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气领先指标累计七个月的跌幅达到5.5%,同时指标累计跌幅亦达3.6%,这都是金融海啸以来最严重的情况,风险之高,不言可喻,面对景气寒冬还要提高基本工资,对企业而言无异是雪上加霜。

第三、薪资升幅七年最低,企业营运沉重:日前主计总处也公布今年企业调薪的情况,受这一波疫情影响,企业调薪意愿下滑,今年以来经常性薪资年增率逐月下滑,迄5月降至0.68%,创下近七年单月最低,其中运输仓储、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力燃气供应业、旅行服务业今年前五月的经常性薪资更比去年同期下滑。这告诉我们,政府当前最该重视的是维持就业稳定,而非调升基本工资, 倘若因调升基本工资而导致失业人口上扬,自非执政者所乐见。

第四、上半年物价下跌,调升基本工资欠理由:今年国内物价相对平稳,非仅平稳,在消费疲弱,业者降价促销下,台湾消费者物价已连跌五个月,上半年跌0.22%,研判七月还会再跌。长期以来,物价变化是工资调升与否的重要参考,当物价大涨,为维持国人购买力,政府便有理由帮军公教加薪,这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年代屡见不鲜,如今物价不涨反跌,难以构成明年基本工资调涨的理由。

再者,蔡政府执政以来已连续四年调升基本工资,由105年的20,008元升至109年的23,800元,成长18.9%,时薪的基本工资也由126元升至158元,成长25.4%,这一期间基本工资的成长率不但高于同期间经常性薪资升幅7.8%,也高于同期间GDP的成长9.5%,这说明蔡政府执政四年透过行政的力量,确实已改善了两百多万名边际劳工的待遇

过去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民国86~95年基本工资十年未涨,因此今天有必要多涨一些。然而,经过近十年的追赶,基本工资已更胜当年,以86年而言,当年经常性薪资30,930元,同年基本工资15,840元,基本工资占经常性薪资的比率51.2%,去年经常性薪资41,883元,基本工资23,100元,此一比率升至55.1%,今年基本工资23,800元,经常性薪资前五月平均42,257元,这一比率又升至56.3%,写下史上基本工资最接近经常性薪资的一年,那十年未涨的进度已全数补上。

我们认为,从前述讨论可以发现,不论从长期的基本工资合理性着眼,或者是循短期基本工资的调整机制来看,明年基本工资皆不具调涨的迫切性及合理性。在没有「经济成长果实」的此刻,执政当局自应韬光养晦以待来日,方是善策,反之,揠苗助长以求一时之快,终将酿祸,实非智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