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产业景气两极,应采多元基本工资调幅

工商社论

明年基本工资是否调升,为各方所瞩目,劳动部将于九月中旬召开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综合当前国内总体经济情势,并听取各方意见做出判断。然而,近年来产业景气日趋两极,不论产业荣枯而采齐一的调升方式,已然不合时宜。

近年半导体等电子资讯产业景气如日中天,以今年前七个月的生产指数观察,积体电路、液晶面板等业的年增率皆逾20%,而成衣服饰、食品、药品、石油及煤制品等业依旧低缓,另外,服务业受这一波疫情冲击,零售、住宿、餐饮、旅行业、幼儿园、补习班等业,非仅营收下滑,工时锐减,临时性失业人口也大幅升高。

在如此两极化的产业景气之下,基本工资提高3%对景气好的产业,那是易如反掌,不过,对于已陷入困境的业者而言,那真是举步维艰,用齐一的标准来订基本工资调升幅度,于当前的台湾自非所宜。

二十年前台湾各产业景气,彼此相去不远,因此以同一标准来订基本工资的调升幅度,有其合理性,然而近些年台湾产业发展已出现很大的差异性,如果还是采行单一调幅,不管产业的发展特性,不论产业的景气荣枯,这样订出来的基本工资调幅,非仅帮不了劳工,还可能陷企业于两难,终致歇业,而一旦雇主歇业,劳工非仅薪资调升不了,恐怕连工作都不保。

我们看今年五月以来,在疫情三级警戒的管制下,出口固然畅旺,但许多服务业活动无法进行,因业务紧缩而失业的人口由12万人倍增至25万人,而周工时减至35小时以下者更由20万人急升至近百万人,这说明只要景气不佳,政府一个政策出台,其产生的作用是巨大而迅速的,这一波是出于防疫,有不得不然的理由,而基本工资的调升则不然,在考虑调升与否时,自应依不同产业的处境,分别考量才是上策,如此才能让劳工与业者双赢。

据本报日前报导,对于基本工资审议委员会召开在即,各业的看法并不相同,工总认为制造业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缺工、缺料、缺疫苗而不是基本工资,因此对于基本工资是否调升不表示意见,但商总理事长许舒博则直言:「当前服务业生存都有困难了,还要求调升薪资,无疑是雪上加霜,只会造成更大的失业潮,创造更多的无薪假人数。」至于工商协进会,由于会员有制造业,也有服务业,因此理事长林伯丰主张,如果政府要齐头式调升基本工资,则在劳保负担上政府应多承担一些,企业、劳工、政府的劳保负担比应由7:2:1,调整为6:2:2,并且让基本工资与外劳薪资脱钩。

很明显,大家都看出问题所在,就是各类产业的情况不同,不宜根据总体数据做为调升的参考,因为总体数据都是平均的概念,部分产业的高成长可以掩盖部分产业的萧条,如此齐一式的调升基本工资,对繁荣的厂商太轻,对萧条的业者太重,实在不合逻辑。这原本是个德政,该让业者柳岸花明,劳工满心欢喜,结果反倒使得业者山穷水尽,劳工饭碗不保,德政变成如此,已违背基本工资的政策初心,自应加以检讨。

事实上,在实施最低工资的国家里,虽然也有像我国一样采行「单一最低工资(基本工资)」者,但也有很多国家采行「多元最低工资制度」以让基本工资的美意能真正落实,例如法国、义大利、加拿大以职业别来订最低工资,日本、南非、瑞士及奥地利则是以产业别订定最低工资,另外,英国还依据年龄别订定最低工资,这些国家循产业别、职业别或年龄别来订最低工资,也许行政程序上要多花些工夫,但如此所订出来的基本工资,才能贴近实况而让产业与劳工双赢。

亚当斯密向来主张自由经济,要政府尽量减少干预,但在工资这件事上,他认为大环境对劳方不利,政府应站在劳工这一边,以使劳工至少能获得维持基本生活的工资。至于工资该如何调升?他认为,这应该取决于一国的国富(national wealth),也就是资本与所得,只要一国的国富能持续成长,他相信工资也将随之提高。

我们从亚当斯密的主张里可以看出,政府是应该关照基本工资这件事,以免劳工遭到不合理的对待,这虽是两百多年前的主张,于今天依然适用。然而,究竟要如何关照,不同的产业到底该齐一式调整,或者依产业、职业特性多元调整?由于亚当斯密所处的十八世纪英国,产业发展不像今天这么多元,并未多加申论,不过,如果他身处于今天的台湾,看到两极的产业景气,他大概也会主张实施多元最低工资制度才是。

为此,我们吁请政府在基本工资调整这件事上,毋须因循传统的作法,要多想想怎么作对劳工才是最有利,以此而言,多元最低工资制度应该是更好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