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房市 除了价格、更应重视交易量

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李尚华。(本人提供)

近日发表的国泰房地产指数,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的预售屋市场,可能成交价格都创下统计以来新高;另外,聚焦在中古屋成交价格为主的信义房价指数,所呈现的结果亦与国泰房地产指数的结果相去不远。目前不少房地产业者认为,低利率、资金行情、预期通膨及营造成本高涨,是促成房价上涨的主因,然房价上涨,就代表房市景气吗?

观察房地产市场的景气趋势变化,除了总体经济是最重要因素外,房地产市场的成交价格及交易量的变化,亦是重要参考指标。若仅单以价格观察房地产市场,通常会陷入过度乐观的氛围。举例而言,近廿年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趋势,仅有SARS(2004年第2季)、金融海啸(2009年第3季)及房地合一税实施(2016年第1季)三个时期的价格下跌,而且是跌后一季,即呈现V型反弹。因此,如果要判断解封后的房价趋势,几乎可以断定,纵使房价会下跌,亦会在一季以后反弹。换言之,近廿年国内亦或双北市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只有短期季修正、缓涨及急涨三种情况。

但如果再将成交量纳入房市景气的观察指标,结果却与房价指标迥异!举例而言,在2005年至2007年,全国买卖移转栋数,最高曾来到45万栋;在金融海啸时期,房价虽大跌一季,但买卖移转栋数亦来38万栋;2015年至2018年,房价由谷底回升,惟买卖移转栋数却连四年不到30万栋,即呈现价量背离的情况;在2020年及2021年,六都房价纷纷创下历史新高,但成交量仅30万栋出头,似乎已难回到2010年以前的交易盛况。这似乎说明了,若观察成交量,自2015年以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就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单以价格判断房市,似乎可以认定目前的房市是处于景气状态,但如果将成交量变数纳入判断,国内房市的景况,似乎没有想像中的好!按照近廿年的房市历史经验判断,虽然政府实施了一连串房市改革措施以达到居住正义的目标,但要以此促使房价下跌,似乎不可能,仅能让房价不要急涨,而是达到缓涨的目的。在房地合一税实施后,投资客离开房地产市场,预售屋销售率或是中古屋买卖移转栋数将呈现趋缓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房价几乎不可能急涨,至多让房价合理化,依GDP的增减幅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