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末段班/南港房价「超前上涨」 交易量留校察看
统计台北市今年前3季交易量最低的行政区,南港区房屋交易件数1010件,是全北市最低。专家分析,虽然政策利多大放送,不过南港房价反映建设利多而「超前上涨」,是导致民众不敢出手的主因。
根据房仲业者统计,台北市前3季交易量最低的行政区,南港以1010件最低,再来是大同区1049件,中正区1324件,松山区1377件,信义区1505件。
▲南港交易量垫底。(图/业者提供)
不过计算年增幅,南港区在2019年同期仅有802件,今年增加到1010件,年增幅达25.9%,算是交易量后段班中成长最多的行政区,交易量最低的行政区,今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台北市前3季买卖移转栋数最低行政区。(图/业者提供)
《住展》杂志研发长何世昌表示,虽然南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中央、北市挹注大量建设资源,房市题材多到不行,但近年交易量始终低迷不振;不管是中古屋或新建案市场,成交量都是北市末段班。其原因一来是住宅存量较少,比较集中在中研院周边、重阳重划区、后山埤、南港车站到南软等4大区块,成交量比较不易放大。二来是南港房价反映建设利多而「超前上涨」,新建案成交均价每坪约70万元,这个价格与内湖相当,在地客认同度不高,外来客多宁愿选内湖而舍南港,
何世昌说:「想要更低价的,则往汐止走,南港建设大多属于大型建设,像展览馆、流行音乐中心,对多数居民而言,对实际生活机能提升有限,所以南港人口持续流失,连南港人都不爱买在南港,导致成交量欲大不易。」
▲南港建设大多属于大型建设。(图/记者林裕丰摄)
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南港区有市府力推的东区门户计划加持,曾经一度推案热烈,尤其以大坪数居多,但房市盘整后市场以中小坪数为主流,大坪数乏人问津,南港区的成交量大幅紧缩,而今年受惠台商回归、资金狂潮及低利带动,虽然交易量还是最低,但跟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长。
至于大同区多年来新案量少,会买大同区的买方通常有地缘关系,因此交易量少。而中正、松山、信义的均价在台北市属高价位,且买方选择较有限,故成交相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