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识诈千山万怪藏踪迹

政府打击诈欺行动纲领中规划数个推动重点:识诈、堵诈、阻诈、惩诈。日前立院三读通过打诈五法,修改「刑法」、「人口贩运防制法」、「洗钱防制法」、「个人资料保护法」、「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之部分条文,较着重堵诈、阻诈、惩诈。至于识诈方面,对于受害方,亦应有积极适切引导,具体协助民众多多认知,处处留意。

诈骗能够经常得逞,常是利用受害方若干不足的因素交织而成,包括心理因素的障碍,经济金融环境认知不足,以及科技推陈出新令人错认等等。种种因素加成,令人心智昏乱,误作研判。如何阻绝诈骗贴近,革除心理障碍,加强金融素养,抓住科技发展潮流,有赖平日正确观念的建立,并随着环境更新资讯。

诈骗者深谙人性弱点,善用心理战术。心理学家指出,部分民众有时是贪念,有时是心惧,有时是疏忽,有时是不知社会变迁,有时是社交影响,有时是盲目相信权威,有时是欠缺金融素养,以为幸运之神特别宠幸。这些心理障碍的牵引下,易成为诈骗者手中的肥羊,不知不觉之中,掏出荷包,金钱出了门,就不回头了,多年储蓄泡汤,不但获利无望,甚至生活老本付诸一炬,连遮风挡雨的住家墙瓦都要抵押出让。情何以堪!

金融主管机关在网路上设置「防诈骗专区」,列出多项诈骗态样:虚拟货币获利高、跟着财经名人走、加入投资族群、强荐高报酬保单、便宜的国外保单等等。这些名目看来都如此诱人,令人垂涎欲滴,唯恐错失良机,遂而迫不及待地搬出多年封箱存款,事后懊悔不及。目前普惠金融推动多年已渐有成效,民众运用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密度增加,至于如何让民众在亲近金融世界时也清楚金融市场的局限,则未来推广重点有待斟酌。换言之,在评估政府普惠金融成效时,除了从统计上绘出相关家数、次数、金额数的成长趋势外,若能有效带入防诈观念,观察民众正确观念是否生根牢系,则更为可喜。

先进科技的导入,使得诈骗更易得逞。当前人工智慧(AI)热腾腾上阵,发挥了无穷威力,甚至透过视讯可以鱼目混珠冒充真人,让受害者误认说话者真伪,不疑有他,依其指示汇出款项,掉入圈套。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科技新法,被恶毒奸巧者予以运用,技术创新。此有赖资讯单位提早破解,相关单位不断宣导。

诈骗案例的发生,即使不是为了理财谋利,也可能为了亲情、医疗、时髦等等因素。例如:假称亲人落难,冒充久违朋友,情绪勒索,此情事已多年流窜。又如:利用长者疾病缠身四处寻药的焦急,谎称独门药方。再又利用妇女爱美的潮流,秘医手术及美容化妆圣品的广告,四处传送。前曾受骗至柬埔寨被割器官之惨事,乃是以高薪为饵,吸引年轻人前往逐梦,更是令人发指,深恶痛绝。暗黑行径多样,如同明代解缙一诗词「千山万怪藏踪迹」。

识诈,期许民众能够研判真伪,懂得自保,这是避免踏入诈骗漩涡的第一步。政府协助民众识诈,加强教育宣导,须无孔不入地宣导,并不止于被动咨询,更要透过多方管道,让民众随时随地得以获取新知,甚至必须置入性行销。对于各种行骗手法的介绍,除了在网路上以静态方式陈列诈骗方式,可更为积极主动,结合多方资源,走入人群各角落,拓展宣导范围。

唐朝诗人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其诗作《赠江上老人》前两句「潭底锦鳞多识钓,未投香饵即先知」,提到鱼儿对于钓饵已知其用意,不会轻易上钩;后两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蓝染钓丝」,点到钓者须进一步浸揉蓝草作成染料,掩饰钓丝外形以混淆鱼儿视野。方干性多讥戏,描述老翁钓鱼心思,用在诈骗者诱人上钩,倒真几分相似。慎哉!识诈,切勿轻易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