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振兴」
但「振兴」二字,无疑是个动词,意即「如何进行」才是重点,而「如何进行」(how)又与「为何投入」(why)环环相扣。以振兴商圈为例,近年来若干商圈的指标性商家,如六福皇宫、东区江浙名店永福楼、台北第一家得来速天母麦当劳等陆续歇业,被外界视为商圈没落的莫大警讯,从而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振兴计划;笔者管见以为,若无法根本理解为何要振兴商圈,即有可能采用错误的振兴方式,最后不仅无法振兴商圈,反而激起不必要的对立与分化,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此话怎说?如果计划目的是要振兴某特定商圈,就会规划一系列吸引在地消费者的促销方案或大型活动,也会因此设定具体量化的评估标准以衡量效益(如参与人次、消费金额等),在整体消费者人数变化不大的前提之下,此举毫无疑问会在短期内吸走其他商圈来客,本质上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做法,效果可以维持多久?在地商圈会喜欢这种昙花一现的消费荣景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计划目的或许会调整成振兴某特定区域,重新打磨该区域内各商圈的不同定位与属性,以吸引区域外消费者流入;调整后虽较振兴商圈更上一层楼,但由于客观条件未大幅改变(像是整体消费者人数),故执行做法极易大同小异,不过只是规模变大、投入资源变多,究其本质并无二致,同样是以邻为壑,且更易激发区域或城市间的激烈竞争、针锋相对。
该如何是好?难道坐视没落直到衰败吗?当然不是。「振兴」的目的应该着眼于整体社会,合宜做法是「把饼做大」,利用台湾身为华人文化中心的根本利基,揉合独树一帜的历史轨迹,开展出台味浓重、无可取代的吸睛魅力,由每一个人文荟萃的在地商圈出发,交织层叠出一个拥抱世界、送往迎来的东亚文创岛。
重生后的西门町商圈就是个最好的例子,2014年以前的西门町根本称不上是台北主要观光游憩区,但自2015年的「西区门户计划」以来,西门红楼的累积参访人数超过1,600万人,平均每个月有超过3万名的观光客造访红楼,人们既然踏进红楼,顺理成章会选择西门商圈消磨午后,往来不绝的熙攘人潮很自然让邻近商圈显得生意盎然。
这种正向转变的强劲动能,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西区门户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借由打造台北市新旧并陈的首都纹理,定义日后的国际座标与定位,所以精雕细琢出充满文创色彩的人文地景,如红楼、国史馆、中山堂等,还有从台北车站行旅广场一路延伸至北门广场的国门意象,不仅吸引国际旅客伫足,也带动知名与新创品牌交错的文创聚落萌芽,成就了脱胎换骨后的西门商区。
国外的案例也不胜枚举,像是盛极一时的东京六本木,在泡沫经济后期盛极而衰,并衍生老旧社区的防灾与治安问题,后经大规模都市更新,以重塑住商混合、人文艺术等复合机能的时尚新都心为整体目标,历经近廿年的努力,终在2003年落成「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除吸引许多跨国公司进驻外,更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根据日本旅游局统计,2004年六本木之丘的游客人数,甚至超越东京迪士尼乐园。
综上所述,「振兴」带来希望,但方向无误的「振兴」才能酝酿出丰硕甜美的果实,祝福所有志在「振兴」的有心人,都能在正确的道路上日起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