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蝠𫚉1000万才放生? 澎湖人护船长:救牠会被「船桨绞碎」

记者陈怡伶/综合报导

澎湖县锁港渔港21日晚间一只约1公吨重的鬼蝠𫚉受困,甚至传出船长陈坤培开价1000万出售,激起网友狂骂。澎湖当地人也在脸书PO文反击说,鬼蝠𫚉卡到渔网,如果今天你们是渔民,请问要跳海放走牠?还是被桨打到『碎尸万段』?「人人都会讲啦,那有谁站在渔民的立场?而且鬼蝠𫚉并不是保育类,价格没那么好,可以钓土魠谁要钓𫚉鱼?」

澎湖新隆兴号渔船陈坤培报关出海抓小管,返港勾回一只展翼5公尺、约1吨重、被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列为易危物种的次级保育类的「鬼蝠𫚉」,却迟迟未放生。网路也流传出渔民或一名女子「开口1000万出售」才肯放生,引起网友疯狂转传帮高调,也引起澎湖县长派人协调,渔民才至外海把鬼蝠𫚉放走。

▲鬼蝠𫚉受困,最后伤重沉入海中,全台网友深夜声援。(图/庞姓网友授权,下同)

一名庞姓网友在现场直播鬼蝠𫚉受困及抢救过程,他镜前沉痛说,「呼吁各位网友请大家理性沟通!现阶段的法令跟其他国家有点不太一样!各方都有压力!希望大家能出力让法令完善!感谢在场的大家出力让她重回大海绳子松开后她缓缓落下!我只能希望她休息一下再出发!看能不能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不是是尸体!」

由于开价1000万卖次级保育类「鬼蝠𫚉」舆论疯传,网友纷纷挞伐,「上爆料让他红!」、「台湾只有海鲜文化」「鱼钩插了至少4个小时,你没看到原本那只𫚉还有力气倒立,现在根本没力气摊平着,推测腮部受损严重,台湾渔民就是拖出丢垃圾啦」、「被那个铁钩叉那么久你看喷了多少血」、「正常来讲根本不会勾到」。

一名当地人在脸书社团「沿着菊岛旅行-澎湖资讯网」PO文反击说,一堆人只会喊上爆料公社,根本不知道鬼蝠𫚉并不是保育类,只会制造渔民对立,人人都会讲,但有谁站在渔民的立场,「如果今天你们是渔民,请问你们会跳到海下放走牠,但需要剪破网目,损失庞大维修金额,甚至被桨打到碎尸万段,还是就把牠带上岸?...且𫚉鱼价格没那么好,可以钓土魠谁要钓𫚉鱼?网子鱼饵下去谁知道什么鱼上钩?」

也由于「开价1000万」的传言未经证实,让渔民陈坤培遭到网友全力砲轰。原PO表示,请不要再制造跟渔民的对立,渔民的工作不是大家想的这么轻松,如果可以坐办公室吹冷气,就业资源丰富,请问谁要去当渔民?「老船长捕鱼好几10年,突然间的被这样言语霸凌,且鬼蝠𫚉不是保育类,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如果船长轻生了,我们是不是都是间接毁了一个家庭的凶手?」

▲当时在未放生前,澎湖县政府愿意买下鬼蝠𫚉,不愿意珍贵鱼种丧命于此。(图/翻摄澎湖县政府fb)

其实像原PO说的一样,渔夫并没有「违法」。根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全球资讯网资料显示,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CN)2011年将2种鬼蝠𫚉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Red list)」中,并归为易危(Vulnerable,VU)物种,但IUCN的保育等级并无实质上之法律效力

渔业署为了保护鬼蝠𫚉,特别在官网列出5大点「鬼蝠𫚉渔获管制措施」,其中一点显示,渔业人或渔业从业人完成通报后,须留置整尾鱼体24小时,供渔业署指定学术单位进行科学采样及搜集生物学资料后,始得拍卖及利用鱼体,「若是违反将依渔业法第65条第6款,处新台币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锾。」

此渔民在捕捉后4小时就野放海里,并没有违法,但因为与民众观感、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观念有落差,引起数千网友深夜关心。

▲此2种鬼蝠𫚉被世界自然保育联盟列为「易危物种」。(图/取自渔业署)

回顾近年,2017年1月,高雄籍海鑫号渔船在台南沿海,意外抓到「鬼蝠𫚉」 ,重达600多公斤又卡住渔网,陈姓船长表示,拉上船时鬼蝠𫚉就已经死亡。依法通报给台南市渔港所和海巡署51大队,事后经渔业单位丈量海洋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婉拒 ,最后只能当场分切

当时洪姓船长冤喊,自己不识字不知道那是保育类。也有其他旗津渔民替洪姓船长抱不平说,「讨海人大多都50、60岁了,且鬼蝠𫚉平常也不会出现在高雄近海,莫名其妙就捉到根本不知道牠是保育类。」并反过来质疑港口安检所怎么也没发现。

▼2017年遭到分切的鬼蝠𫚉。(图/梁姓网友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