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废来自你在路边乱丢 陈姿蓉:爱海,就减少塑胶垃圾产生

大量海洋垃圾来自日常生活爱海就提供安全环境让牠们长大。(图/环境资讯中心,下同)文/动物当代思潮、资料提供/挺挺动物 x 挺挺应援团、图片来源/环境资讯中心

挺挺动物小学堂第四节课,邀请到「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的陈姿蓉老师以「海你没塑吧」为主题,和大家讨论海洋废弃物问题。一开始,姿蓉要大家想想「海」和我们的关联,并用几张受困于橡皮筋塑胶瓶的流浪狗照片,让大家明白──陆地上的动物在觅食过程中,被废弃物给捆绑或缠绕,因为人们容易发现,会比较有机会被解救。而海里海狗海龟海豚鲸鲨等,这些似乎和人类生活关系不大的野生动物,也同样面临被废弃鱼网缠绕、捆绑,导致坏死、断肢甚至死亡的问题。

▲海洋垃圾漂呀漂,鼻头港海面浮满塑胶垃圾。(摄影林育朱)误食危机-海龟鼻腔里的塑胶吸管与叉子姿蓉继续和大家分享海龟的照片,十多公分长的塑胶吸管插在海龟的鼻孔里,看了让人触目惊心,另一段影片则是保育人员费力地从海龟鼻腔中取出免洗叉子。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吸管和叉子会跑到海龟的鼻腔内呢?

姿蓉风趣的用自身经验,让我们快速明白。她说:「小时候偷喝饮料,被妈妈发现,整个人吓着呛到,饮料就从鼻孔喷出。」这些海龟,因为海里的垃圾密度过高,在进食的过程中误食而受到惊吓呛着,因此塑胶跑到鼻腔,卡在鼻腔内。除了吸管和叉子,塑胶袋也是海龟容易误食的垃圾,透明塑胶漂在海里,对海龟而言,它是美味又可口的水母。小琉球的团队「岛人」曾在潜水时拍摄到一段影片,海龟的肛门被塑胶袋堵住,透过潜水员的帮忙才捡回一命。这些塑胶袋被海龟吃下肚,运气好一点的排出来,运气差的海龟消化道被堵死,造成体内胀气,不仅无法顺利下潜,并且再也没有猎食能力,只好继续吃漂浮在身旁的垃圾,导致身体持续衰弱,最后终究死亡。 ▲研究人员正在移除海龟鼻孔里的塑胶吸管。(影/CostaRicanSeaTurtles YouTube) ▲肛门被塑胶袋阻塞的海龟。(影/里山生态/岛人。Islander YouTube)

食性鬼蝠𫚉的垃圾大餐塑胶对于海洋生物影响,不仅仅在海龟。宜兰渔业加工厂里,鬼头刀的体内满满的吸管、免洗碗;因台风而搁浅的海豚,死亡后被发现肠胃道充斥着塑胶袋、轻便雨衣。无论海龟、海豚还是鬼头刀,都可以选择食物,不像鬼蝠𫚉这种「滤食性」动物,牠们进食的方式很特别,海水会由嘴巴进入体内,由鳃排出体外,同时水中所含的食物碎屑,再经咽头底进入食道,完成滤食工作。因此「滤食性」动物只能选择在哪边进食,不能选择自己吃下哪些东西,如果运气不好,吃得满口废弃物,会持续累积在肠胃道里。▲滤食中的鬼蝠𫚉 (Manta birostris) ,已被联合国列为易危的保育类。(图/维基百科 。CC-BY-SA 4.0)

中途岛上来不及长大的信天翁宝宝生活在岸边的水鸟,一样面临误食塑胶的问题。太平洋上的「中途岛」每年大约有40万只黑背信天翁宝宝诞生,很可惜的是,只有一半的信天翁可以安全长大。因为信天翁的成鸟不像人类,有能力判断塑胶垃圾,因此在受污染的太平洋海域,牠们把闪闪发亮的塑胶当成是小管、透抽、软丝等食物,捕捉回去喂养幼鸟,导致许多幼鸟的胃袋塞满了毫无营养的塑胶,接着饥饿、脱水、死亡。

MIDWAY a Message from the Gyre : a short film by Chris Jordan from Midway on Vimeo.

▲信天翁肚子含大量塑胶制品。(图01:18处/摄影/Christ Jordon)

透过食物链,人类也会是海洋废弃的受害者海洋生物因误食塑胶而丧命的新闻事件频传,这一切都是因为环境改变所造成。每个月都要到海岸线进行监测的姿蓉发现,台湾本岛海岸线由北到南都是废弃物,甚至岩缝中,海底礁石与礁石间也塞满垃圾。「为什么海边这么多垃圾?」「难道很多人去海边玩的时候乱丢垃圾?」其实,大量的海洋垃圾来自日常生活。我们在马路边乱丢的垃圾,因为大雨,透过雨水进入下水道,顺着水流到河川入海洋。另外,大型的垃圾掩埋场都在建造在河岸边和海岸边,大雨过后,也是进入大海。这些垃圾进到海中,除了影响海洋生物的健康,也会透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塑胶难以分解,在海里只会不断的破碎、变形,加上塑胶属于「亲油物质」,当它与戴奥辛多氯联苯……等油脂性的毒物结合,然后被小鱼吃掉,大鱼再吃小鱼,最后人类吃掉大鱼,这些垃圾与无法被代谢的毒物又回归到人体。 ▲全球的「微塑胶时代」来临!洗衣球实测,攫取出的微纤维放大照片。(图0:17处/Rozalia Project)

75%的海洋废弃物与饮食相关姿蓉因为工作的关系,净滩了三年,却发现净滩无法从根本解决海洋垃圾的问题。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归纳发现,台湾沿海的废弃物以塑胶袋、吸管、瓶盖免洗餐具饮料瓶浮球为大宗,占总体垃圾量的60%,而来自饮食相关的废弃物又占整体75%。这样的数据给了一个提示,或许我们没办法天天去净滩捡垃圾,但我们可以从生活习惯来改善──不要制造垃圾,垃圾就不会往海里去!▲环境资讯协会年年发起净滩活动,保护环境也是教育的一环。(摄影/林芊妤)

喜欢动物,就是给牠们一个安全的环境去自然生长最后,姿蓉告诉大家:「在生活中把自己过好,就是对环境和动物最好的帮助。我们虽然没办法天天看见那些野生动物,也没办法饲养牠们,但我们在陆地上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到牠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可以减少塑胶垃圾的产生,就可以减少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喜欢的意义是什么?你喜欢海、喜欢海豚、喜欢海龟吗?那就从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做起吧,可以给牠们一个安全的环境自然的生长,一起挺这些海中的野生动物!▲从生活做起吧!别让海洋失去海龟等生命,只剩我们丢弃的瓶盖等塑胶。(图为海废艺术/盖不住的真相)★「动物当代思潮」由台南大学吴宗宪老师召集学者及伙伴所组成。透过各种方式将涉及动保议题的「动物保护学」、政策与法律等,进行跨域讨论、交互检证。更多精彩内容,请上「动物当代思潮」脸书、「动物当代思潮论坛」网站。▼更多精彩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