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辣椒入菜「不怕苏丹红」 农粮署:自制辣酱只要简单3步骤

▲农粮署教战自制辣椒酱只要简单3步骤。(图/翻摄农粮署脸书)

记者杨惠琪/台北报导

今年3月从中国进口的辣椒粉,陆续被验出含有致癌的苏丹红,引爆一连串食安风暴,学校营养午餐也下达「禁粉令」,一时之前,消费者「闻椒色变」。农业部农粮署在脸书粉专建议,喜欢吃辣的消费者,可以选购国产辣椒入菜,或自制辣椒酱,只要简单3步骤就完成,也不用担心会有其他有害添加物。

农粮署表示,国产辣椒品种众多,最常见就是号称本土最辣的朝天椒,以及细长的长辣椒两种,产地在嘉义、南投、高雄、屏东、花莲和台东等,全年均可生产,又以春夏产量最多。购买时要挑选表面饱满光滑、有硬实感,蒂头呈鲜绿色,果实无病虫害、斑点及腐败现象。

自制辣椒酱之前,要先备妥长辣椒150公克、朝天椒1至2根、小鱼干适量、蒜头适量,豆鼓1大匙,沙拉油150 c.c.、米酒30 c.c.。

接着只要简单3步骤就可以轻松完成,农粮署教战,首先,先把辣椒及蒜仁切末、小鱼干泡水变软切碎;第二个步骤是冷锅下油豆鼓煸香,再依序放入小鱼干及蒜末炒香;最后放入辣椒小火炒软,起锅前倒入米酒拌匀。

农粮署指出,辣椒其实是富含营养的辛香料,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等营养,而辣椒中所含辣椒素为辣味来源,能刺激唾液分泌,加快血液循环与胃肠蠕动,因此吃辣容易发汗、发热,其辣椒素主要存在于内部的白色胎座,去除胎座及种子就能减轻辣度。

▲自制辣椒酱所需材料与步骤 。(图/记者杨惠琪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