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债券失宠 单月发行量大减6成
金管会证期局今天(2日)公布国际板债券发行情况,2017年11月到12月发行量大幅下降,11月发行量为21.89亿美元,到12月甚至降为7.89亿美元,大幅降低6成,也比起去年同期减少幅度高达48%。
副局长张振山表示,2017年11月与12月国际板债券发行量都呈现减少,11月发行量为21.89亿美元、12月为7.89亿美元,比起去年11月27.62亿美元、12月15.11亿美元,各减少21%、48%。
而金管会是在2014年开放寿险业可以投资国际板债券,2013年国际板债券整体发行量仅17.89亿美元,到2014年飙升到236.68亿美元,2015年为343.16亿美元、2016年为493.73亿美元,到2017年则降到403.6亿美元,增长趋势减缓。
此外,目前国际板债券市场中有9成都是寿险业。保险局副局长张玉𪸩表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寿险业买国际板债券约3.36兆台币,占寿险业可运用资金约15.3%;相较于2017年7月底,当时寿险业投资国际板债券3.18兆台币,占寿险业可运用资金14.9%,5个月期间只小幅增加0.18兆,占寿险业可运用资金也只增加0.4%。
而投资国际板债券金额前5大寿险公司,仍以南山人寿最多,其次是富邦人寿、新光人寿、中国人寿、国泰人寿。
依照金管会规定,寿险业投资外币资产上限是45%,但投资国际板债券是免计入外币资产限额45%,可是目前国际板债券有近9成都是寿险业,寿险业大幅投资国际板债券,除了有汇率风险外,更有流动性风险几乎是零,在2017年也成为立委跟金管会关注的重点。金管会为此也放宽多项保险业投资国内5+2新创产业、长照等规定,顾立雄也多次公开喊话,希望寿险业将资金留在台湾投资。
金管会已请保发中心针对寿险业国外投资部分做风险压力测试。金管会主秘施琼华也表示,各保险公司每年都会自行做「自由风险清偿能力评估报告」,建议各保险公司也能将海外投资跟投资国际板债券两部分纳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