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火线/雄才大略金正恩(上):奇异「恩」典
▲北韩政权「杰出的继承者」:金正恩。(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北韩第一代领导人金日成去世、儿子金正日接班时,美国《时代杂志》在报导中用了一个很妙的标题:The Son Also Rises,直译是《儿子也跟着上位》。这个标题,当然,是谐仿自海明威的成名小说《旭日又东升》(The Sun Also Rises)。
《时代杂志》上述标题的精采之处在于,Son与Sun发音相同又意义相关:金日成与金正日的名字里,刚好都有一个「日」字,跟谐仿的英文字Sun同义。而且,这个标题正好点出了北韩政权的特殊性:领导人「世袭罔替」。
共产政权建立之初,尽管也有强人政治,但接班人总是从党中央里选出来的。因为接班人不是前任政治强人的儿子(古巴比较特别,卡斯楚「传位」他的弟弟劳尔),少了「家天下」的利益牵挂,在国家经济前景考量下,这些共产国家之后往往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苏俄、中共、越南都是如此。
但北韩名为社会主义国家,接班人制度却采用封建王朝的世袭制。所以,它集合了两者的特性:封建、专制、封闭、排外。为了确保「金氏王朝」永续经营,它不改革、更不开放。此一特性塑造了北韩与金正恩的命运。
2011年,当金正恩奉「父皇」遗命接班时,外国不少北韩专家都对这个年仅27岁、留学瑞士、喜爱NBA与迪士尼的年轻人寄予厚望。认为自小受西方教育的他会带领北韩走向改革开放。何况,「正恩」这个名字,跟基督徒爱用的「怀恩」、「恩典」等这些名字,还真颇有异曲同工的之妙呢!
但金正恩让他们失望了。随着他的体重日增,「暴君」形象也就日渐显著。原因是,一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进入体制,要嘛你改变体制,要嘛就是体制改变了你。而戈巴契夫想改变苏共体制所造成的惨烈后果,是金正恩不想、也不敢承担的。所以,他行礼如仪的接玩了祖父、父亲留下来的权力游戏,而且越玩越出色、越玩越变本加厉。
跟所有封建王朝的少主一样,金正恩经历了试炼与成长。让外界讶异的是:他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把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大凡少主即位之初,总免不了跟老臣发生权力上的杆格。关于这一点,电视剧《武媚娘传奇》里对唐高宗李治跟舅舅长孙无忌的权力矛盾,有很好的诠释。
金正恩遭遇的情形也不例外,老臣们总认为少主「少不更事」,应该听从他们的主张。但少主却往往并不这么想。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想当「傀儡皇帝」。
在权力斗争这方面,金正恩展现了他惊人的智慧、天赋、果断与明快。接班第二年,他就「处理」了金永春、李英浩、禹东测和金正阁这四名「顾命大臣」(或遭贬、或失踪)。2013年12月8日,金正恩的姑丈、被视为北韩「第二号人物」的北韩前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在「朝鲜劳动党」代表大会上被逮捕,12日遭处决。同年底,三名国防部长级官员和四名军队参谋长遭替换(两年前,他们曾是为金正日扶灵的重臣),当中五人遭到清洗。
阿拉巴马州特洛伊大学(Troy University)驻首尔的国际关系专家平克斯顿(Daniel Pinkston)说:「他迅速而无情的采取了行动,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料到,如此年轻的一个人竟然如此 擅长行独裁统治。」
2017年2月13日,金正恩的同父异母兄长、「亲中派」的金正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遭到刺杀。金正恩把所有可能取代他位置的人选全部歼灭殆尽,彻底断了所有别有用心的人意图另立继承者的念头。这种作法,跟当年史达林派人追杀流亡远在墨西哥的托洛斯基,理念是一致的。
首尔国民大学的朝鲜问题专家兰科夫(Andrei Lankov)形容金正恩说:「聪明、务实、果断。但是也任性、喜怒无常,嗜杀。」至目前为止,金正恩的种种手腕放在历来的王权争斗史上来看,都是一等一。如果生在古代,他甚至可能被评价 为一位「杰出的继承者」。可惜,他生错时代。
一位「杰出的继承者」,除了安内,还要有本事「攘外」。而北韩「攘外」的首要对象,当然,就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