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业务分拆?一窥官方底线
市场阿里巴巴能否熬过此劫,也观察大陆官方心中的底线、筹码是什么?监管机关手上握的究竟是「网子」还是「刀子」?
原先外界以为暂缓蚂蚁上市、反垄断新规足以杀鸡儆猴,但两个月来,监管层仍掐紧不放手。体量上阿里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大陆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贡献不可谓不大,监管层不可能一竿子打翻,究竟取得哪些承诺才是重点。
阿里成为大陆互联网反垄断的靶心,让「国进民退」一词再度浮上台面。华尔街日报日前披露,马云在约谈中曾提议将蚂蚁给国家,可能方案之一是国有银行或国有资本入股蚂蚁集团,被认为是「国进民退」又一佐证。但倘若监管机构手上当真握着大网,蚂蚁独董胡祖六指出,全球市场关注蚂蚁事件是否有政治动机,倘若监管与反垄断仅针对民营科技企业,会是场悲剧。
因此追根究底,网路平台最重视就是控制权,企业股权或许可放,但控制权不可放,未来如真的涉及「国进民退」,难免让整个大陆网路产业有较悲观的情绪。
至于「刀子」,市场已有不少先例,近期西方也热议脸书与IG是否分家。鉴于金融业务过于敏感、阿里阵容过于强大,蚂蚁被强制与阿里分家,一直都有此推论。
此外,「刀子」也可能斩断阿里的优势,符合反垄断本质的禁止撒钱。撒钱已是大陆网企发迹最重要的招式,推出相关措施不但能大幅限制阿里领导地位,也能「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在监管层眼中,阿里最好的下一步应该是将资金都投入研发创新,别继续扩张。这种修炼内功的心态,现下看来也较适合「多做多错」的阿里与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