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不能忽视习近平推动共同富裕的经济大棋局(罗庆生)
习近平近几年来在各种场合提到「共同富裕」可能已上百次,只是西方媒体多以为那是形容词,不知道其实是专有名词。图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在峰会上致词。(央视新闻截图)
在习近平正式宣示「共同富裕」目标与「三次分配」的手段后,因为中国强力整改互联网平台以及去资本化措施,导致股市暴跌而深感莫名其妙的投资人,终于找到了答案。
华尔街反应强烈,中概股继续下跌,有「金融大鳄」之称的投资家索罗斯(George Soros)则连续投书媒体,痛批「习近平是开放社会最危险的敌人」,认为习近平不懂市场经济,违反邓小平的改革道路,威胁摧毁「下金蛋的鹅」,让全中国人受害。他看坏中国经济增长,呼吁投资人不要再投资中国。
其他各方也表达许多批评或忧虑。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国有化,要消灭民营企业,甚至担忧市场经济不保;有人则连结对游戏产业与娱乐圈的整肃,认为是意识形态斗争,甚至是「新文革」的开始。种种说法让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不得不出面澄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现在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以安抚人心。
「共同富裕」改革的规划
许多评论其实是误判或过度引申,感到意外的缘故是因为缺乏对中共政策的长期观察。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统地位后,要抛弃市场经济就不是这一届党中央能说了算。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共推动经济增长的目标一直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改革道路的完整论述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只是多数人只知道前一句,没注意后面还有一句。
至于习近平本人,近几年来在各种场合提到「共同富裕」可能已上百次。例如2017年,中共十九大介绍新任政治局常委的国际记者会上就提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只是西方媒体多以为那是形容词,不知道其实是专有名词。
按目前公开的规划看,习近平推动的改革并不是要消灭富人,而是要扩大中产阶级,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所得分配,以纠正目前财富向顶层集中的金字塔结构。
中国自产业升级,由劳力密集产业向资本密集产业过渡,资本生产力就迅速释放,财富集中现象也愈益严重。依据《富比士》2021年全球富豪榜,北京已超过纽约成为「拥有最多亿万富豪的城市」;《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也显示,中国去年新增259位身价突破10亿美元的富豪,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新增富豪的总和。
「富者愈富」虽然相对的不一定是「贫者愈贫」,但大企业的垄断与资讯不对称形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年轻人不再像上一代那么容易成功创业。替人打工薪资就算年年调整,也追不上房价涨幅,更远不及资本家财富累积的速度。这不仅伤害依照个人才能与努力决定报酬的基本价值,也使年轻人丧失努力工作的诱因。中国大陆已出现「躺平」主义:既然再怎么努力也赚不了钱,干脆躺平算了。
所以中国才会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违法违规「造富」,出重手整顿互联网平台。这么做除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外,还有引导资本走向实体经济的意图。中国没有打击高科技制造业,还以「专精特新」为标准,鼓励与支持中小企业。这呼应中国的另一个目标:从「制造大国」转型成为「制造强国」。
在手段上的「三次分配」论,则较其他国家多了「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的第三次分配。许多企业也立刻响应捐款,部分知名企业捐款金额甚至高达千亿人民币,令人惊异。不过,从人性的观点,结合第二次分配是政府税收与移转性支付来看,企业的踊跃捐输或许与他们的税务有关。
综合而论,这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举措,将是继邓小平改革后的另一次重大变革。然而这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改革,会不会出现反作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是利多还是利空?索罗斯的看坏有道理吗?
财富集中是「必要之恶」还是「经济病毒」?
如果依据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中国的改革有很大的反作用,将导致负面效果,索罗斯的看坏有所本。这个1980年代成为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理论重视市场力量,主张「小政府」:税赋极小化、管制极小化、干预极小化。认为市场力量的驱动能够自己在各方面达到均衡,政府干预只会坏事。至于贫富差距扩大,则认为只是自由经济发展的初期现象,到了市场机制运作成熟,自然就会降低。
因此华尔街流行的观点,是认为财富集中能提供必要诱因,是资本主义运作的基础,经济成长的必要之恶,如果追求平均分配,将降低创富诱因,资本家不愿或无力增加投资,反而减少工作机会,迟滞经济发展。索罗斯看坏改革后的中国经济,即因为这个理论。
但这种观点已经遭到愈来愈多的批评。法国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玛斯.皮克提(Thomas Piketty)在其《21世纪资本论》著作中运用大量历史资料论证,自由经济有「资本报酬率大于经济成长率」的现象。也就是说,经济成长的果实,资本将较其他要素,尤其是劳动,攫取更大的一块。分配不均不但不会逐渐减低,反而是愈来愈严重。如果采取「小政府」政策不干预,3、40年后,社会将近90%的财富,都会集中在最富有的10%富豪手中。
这观点也获得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史迪格里兹(Joseph Stiglitz)、克鲁曼(Paul Robin Krugman)等经济学大师的支持。他们严厉批评30多年来美国贫富不均恶化的现象,指出自由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劫贫济富。史迪格里兹在其名著《不公平的代价》中甚至用「流氓资本主义」来形容,认为美国已不再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度,而是「1%有、1%治、1%享」的社会。
不过,如果要批驳索罗斯,最有力的论点是他们认为,财富过度集中,才是造成经济成长迟缓的原因,而不是公平分配。
关键是消费,消费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但财富过度集中,使大多数人没有能力扩大消费,降低有效需求。富人财富又多用于金融投机以创造更多财富,而不是用于投资事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财富集中,可能是造成美国经济长期低成长的病毒。
这些观点已影响了有左派基因的民主党人。拜登上台后即不断与国会磋商,希望在疫情纾困、基础建设、半导体补贴、社会福利…等法案上投入数以兆或千亿计的经费,并提高富人的所得税率。同时寻求国际支持,对跨国企业实施全球最低税负制。这是走「大政府」的路线,而且在推动基础建设与半导体补贴上,有点抄中国教科书的味道。
不过中国走得更快,直接推共同富裕。如果史迪格里兹、克鲁曼的理论正确,合理的所得分配,能让更多的人有能力扩大消费,那么中国的内需将可以增加。同时,引导资本转移到实体经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上,也能增加投资,进一步扩大内需。如此将符合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增长策略。对中国经济增长来说,是利多,而不是利空,或至少是短空长多。
然而,那个理论才正确呢?不知道。正如邓小平的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实验后才能确定。中国已勇气十足的打开了实验室大门,且拭目以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华尔街多数投资者并没有像索罗斯那么悲观,经过数日沉淀,美股中国金龙指数已经开始回升。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