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国大陆?(罗庆生)

美国总统拜登(右)在9月于印度举行的G20峰会,号召成立「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对抗中国「一带一路」的雄心壮志,惟从宏伟规划到具体落实,仍有不容忽视的三大挑战。(图/美联社)

最近印度自信心爆棚,不仅成功登陆月球南极,美国企业如特斯拉、苹果、高通、美光、戴尔…等顶尖科技公司也纷纷表态将扩大投资。投资机构对印度的未来也充满信心,美国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不久前即在「印度投资者峰会」上表示,目前围绕印度的乐观情绪是「完全有道理的」;虽然这「道理」是什么讲的并不清楚,但呼吁投资者投资印度的期盼却非常明显。

然而对客观的外部观察者来说,这种对印度的乐观情绪其实相对主观。美国对印度的兴趣主要源自地缘政治的大国竞争,印度本身条件,除了所谓「人口红利」外基本上乏善可陈。美国呼吁「投资印度」的动力来自政治、人为扭曲的部分,多于经济与市场的自然力。因而印度能否掌握而将经济带到另一个高峰,需要进一步观察。

印度是「美中竞争」的获利者

美国对印度的兴趣要从「美中竞争」角度才能理解。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竞争策略,类似1980年代后期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日本「消失的30年」,并不是来自「广场协定」迫使日币升值,那只是制造资产泡沫,日圆升值愈多、泡沫愈大,破裂时的伤害也愈深。也不是企业与家庭负债太高,以致收入优先还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那是经济重创的结果,不是原因。

日本所以经济重创是因为美国打压日本出口贸易,让「made in Japan」的商品在美国卖不动,尤其是签署《美日半导体协议》后的半导体。美国当时是全球最大市场,在美国卖不动,其它地区就不必谈。出口企业于是不得不外移改头换面或洗产地,日本工作机会于是大幅减少,一旦找工作的人比工作机会多,企业无须加薪就能留住人才,日本薪资水准30年几乎不动。依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资料,以202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1990到2020年日本实质平均年薪仅增加4%,相对美国则增加近50%。

所得停滞消费就萎缩,消费萎缩内需企业就无意投资扩产。如此内、外需产业都受到打击。所谓物价下跌的「通货紧缩」与优先还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就自然出现。

美国透过「撤出日本」策略,也就是产业空洞化,使日本经济停滞30年。现在打击中国经济也是同样一套。美国以「国家安全」限制企业投资中国,以「避免地缘政治风险」鼓励企业离开大陆。不仅高科技产业,甚至传统产业,例如美国玩具制造商孩之宝(Hasbro),即已将生产完全撤离。

美国不仅要求自己企业,还策动盟邦包括台企将产业链「撤出中国」。同时以高关税、绿色减碳、安全供应链或减少依赖…等理由打压中国产品销往美国与盟邦,让中国出口企业也不得不外移洗产地。不久前欧盟宣布将调查中国对电动车产业的补贴,很难说背后没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撤出中国」策略现在已出现成效,虽然迁出的生产线还不多,但工作机会已开始流失。在持续施压下,仍留在中国的美国与盟邦企业(包括台企)将遭到愈来愈大的政治压力。在最严厉情况下,若仍留在中国生产,将只限于服务中国内需。而只要让「made in China」的商品在美国与盟邦卖不动,中国企业外移的压力也会愈来愈大。这当然不包括美国仍需要的稀土或机电产品,但对高科技例如电动车或通讯设备则别想卖到美国。所谓「不脱钩、去风险」,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为何西方经济媒体甚至得过诺贝尔奖的重量级经济学者,敢基于几个月前中国的物价下滑、出口衰退,就大胆推论中国已通货紧缩、经济停滞、未来将比日本更糟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宣称中国经济将永远无法超越美国的原因。他们知道这个竞争策略的威力,且认为效果已开始出现。

不过中国并没有像日本当年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国拒绝直接撒币刺激消费,拒绝出手拯救财务陷入困境的房地产企业。中国应对之策是「产业升级」与「国产化替代」。只要产业能向更高科技层次发展,就可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例如比亚迪电动车卖得好,今年将招聘3万名应届毕业工程师。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大卖,国产化供应链将扩充生产线,接收美企撤出中国后解聘的技术工人。

美国则祭出「小院高墙」的科技封锁,阻止中国「产业升级」与供应链的「国产化」。中国则努力寻求突破,对半导体产业砸钱毫不手软。双方你来我往,未来胜负如何,现在还难判定。

印度在这场竞争中的角色,就是美国推动企业「撤离中国」后的目的国。这是一剑双刃,一面打击中国,另一面则扶持印度。因而对印度感兴趣的多是美国公司,欧洲企业去的并不多。国际贸易经验丰富的欧企清楚印度的条件并不像美国说得那么好,也理解美国选择印度纯粹是基于「权力平衡」的地缘战略考量。美国在欧亚大陆需要有个大国来制衡中国。原本最适当的是俄罗斯,但美国坚持「北约东扩」搞砸了这布局。乌克兰战争后,无论结果如何,美国都很难操作「联俄制中」。

印度是第二选项。土地够大、人口够多,缺点是经济实力太弱,必须补强经济实力才足以制衡中国。美国帮助印度经济增长是真心诚意的,至少在印度超越中国成为老二前,都将如此。

因此,现在是印度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期。如果能够掌握,经济将快速增长,有机会取代中国成为另一个制造大国。印度能掌握这机遇吗?

争取「资本密集产业」的步伐跨得太大

美国力挺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保证,关键还是要看印度自己。当年美国推动企业「撤出日本」时,资金与技术是落脚台湾与南韩等四小龙,而不是与美国关系更好的菲律宾。这表示政府的产业政策与治理,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以台湾来说,二战结束后百废待兴,经济政策是先走一段「进口替代」,再走「加工出口」以争取外汇。1970年代上、下班时间,高雄加工出口区男、女作业员脚踏车大军的万头攒动,场面相当壮观。

此时无论传统产业或电子产业,都是采取劳力密集的生产方式。这吸收了战后婴儿潮暴增的劳动人口,将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台湾广大家庭因而逐渐富裕起来。在企业累积足够资本、技术与经验后,政策开始向「资本密集产业」升级。1980年台湾设立新竹科学园区,第一家半导体企业联电同年成立。等到美国推动半导体「撤出日本」,台湾即有足够条件接收美国订单、技术与人才,例如张忠谋。1986年《美日半导体协议》签署,1987年台积电成立。

无论台湾、南韩与中国大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脚印,扎稳劳动密集产业的基础后再升级将经济向上推升。

因而我们注意到,印度目前的产业政策,欢迎资本密集的高科技产业,甚至只限欧美而排斥中国企业,却没有劳动密集产业的过渡。这一步,是否跨得太大了些?

印度的优势,是每年增加数百万的年轻劳动力,即所谓的「人口红利」。但如果缺乏工作机会,劳动力无法转换成生产力。印度现在需要的是制造服装、鞋类、玩具…等需要大量劳工的传统工厂,或扭螺丝组装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线;而不是自动化或使用机器人的高科技晶圆厂。

这是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国大陆的理由。印度产业政策跨度太大,试图一步就跨进高科技国家之林。用中国成语形容,就是好高骛远或揠苗助长。短期内美国投资带动的GDP增长数据一定是好看的,但未必能长期维持。正如印度太空科技经验累积不足,虽将探测车送上月球南极,却未能通过酷寒考验,从冰冻中复苏。

印度应投入更多资源在基础建设、教育与医疗上,而不是补贴高科技企业。而且应鼓励中国传产公司投资。中国传产公司有订单与技术,缺厂房与工人。印度本土企业与中国公司互补,能扩大劳动参与率,将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阻挡中企投资无伤中国公司,他们仍可投资越南、土耳其或墨西哥;却伤害缺乏订单与技术的印度企业,让庞大劳动力仍然留在农村,或从事都市低端的劳力活动,例如「人肉洗衣机」。

即便高科技企业发展得很成功,印度大都市也将出现一小块高度现代化的精华区,其它则是另一个世界的贫民窟。社会那么泾渭分明的区隔不是好事。大批缺乏工作机会的年轻劳动力到底是「人口红利」,还是在贫穷线下挣扎可能受激化的「人口灾难」?就不能不让客观的外部观察者担忧了。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