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习近平为何最后一刻 决定参加气候高峰会?(罗庆生)

气候高峰会召开前的最后一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终于宣布︰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22日在北京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高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图/美联社)

在气候高峰会召开前的最后一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终于宣布︰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2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高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个宣布解除了各方悬念。

事实上,4月18日,在美国气候变迁特使凯瑞(John Kerry)访中离开的次日而不是当天,美、中才发表联合声明,就一度使外界担心联合声明难产,而难产的原因,可能就是中国拒绝参加美国主办的气候高峰会。

因此,当联合声明出现这段话:「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高峰会」,各界都预期习近平将参加这场视讯高峰会。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9日回答凤凰卫视记者询问时却又表示:「中方已收到美方的邀请,正在积极研究」,再度维持了不确定性。

成功召开气候高峰会对美国很重要

中国会议前一天才宣布参加,并不寻常。因为参加高峰会,即便是视讯也需要时间准备。光是习近平的讲稿,哪些要讲哪些不要讲,就需要整合各部门意见,时间将非常急迫。这表示去或不去,在中国内部应有相当争论,才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决定。这可以从4月14日到17日凯瑞访中,遭到中国非常微妙的待遇看出端倪

凯瑞访中只在上海见到回锅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连北京都没去成,算是吃了个软闭门羹。之后虽然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视讯通话,但没见到预期将会见的中央外事委主任杨洁篪外交部长王毅。习近平自己,则在同一天和法国总统马克宏、德国总理梅克尔举行视讯高峰会,谈到气候变迁议题,似乎刻意给凯瑞难堪。

凯瑞以官方特使身分访中,谈的虽然是气候变迁,但因美、中双方正处于对抗情境,多少也有些安抚意味。当时日本首相菅义伟访问美国,讨论联合抗中事宜;曾任美国参议员陶德、曾任副国务卿的阿米塔吉与史坦伯格,也正以非官方身分访问台北,这都让中国不爽。凯瑞毕竟是曾担任过美国国务卿的资深政治家,辈份颇高,又是以特使身分衔命而来,够资格和中国外长说些悄悄话,算是给中国一些面子。

因此,中国刻意冷遇凯瑞,就是向美国传达不满讯息,同时也暗示拜登,气候高峰会的邀请,习近平可能不会参加。

果真如此,联合声明晚一天才公布、王文彬回答记者还在积极研究,意味着中国内部争论的持续,或美、中台面下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在会议前一天终于宣布参加,则表示各方已达成初步妥协。同时,也意味着这场高峰会对美、中双方都有独特的重要性

对美国的重要性,可从两面向来看。首先,习近平参加高峰会,可视为拜登中国政策合作面」成功的指标。

拜登政府曾强调,只要符合美国利益,与中国就是在该竞争地方竞争,在能够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须对抗的地方对抗。因此,美国在新疆、香港、南海与台湾议题上与中国对抗,在科技尤其是半导体上与中国竞争,但在气候议题上,则争取与中国合作。如果中国「不吃这一套」,认为要竞争就竞争,要合作就合作,没有既竞争又合作的空间,进而抵制气候高峰会,就意味着拜登中国政策的失败。

其次,拜登如果成功召开气候领袖高峰会,中、俄等主要竞争对手也都愿意参加,就可以印证他所宣称的「美国回来了」,美国已再度领导全球。如果中国或中、俄都不参加,那么美国威望将受损。中国是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第二,俄罗斯第四,美国就算公布减排目标,中、俄不配合,气候高峰会的意义也不大。

拜登重视这场气候高峰会,还可从凯瑞访中之前的密集行程看出来。3月,凯瑞在伦敦、布鲁塞尔和巴黎会见了欧洲官员;4月,访问了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印度孟加拉。在新德里,还与当时正访问印度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V. Lavrov)见面。以气候变迁特使身分安排这种行程,显然是为气候高峰会发请帖,当面邀请各国参加,包括中、俄。

中国参加或不参加的考量风险

虽然不满美国竞争且对抗的态度,但中国有抵制气候高峰会的正当理由吗?有的。今年3月美中阿拉斯加对话,杨洁篪16分钟的讲话中讲得很清楚,中国接受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国家自己制定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拜登召集40名国家领袖谈因应气候变迁,相较全球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就是部分国家自己制定规则的国际秩序。

因此,中国可以说将参加今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无需美国召集40个国家开高峰会搞小圈圈。这对其他160个未获邀请的国家来说,是有意义的。

但中国如抵制拜登的气候高峰会,将有以下几个风险。首先,中国一再表示无意挑战或者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抵制高峰会很容易被解释为另立山头,对抗美国。双方既然丧失合作空间,就只剩下对抗与竞争,这不仅违反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的立场美中关系也将进一步恶化,竞争与对抗将更为激烈。

其次,对于2022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季奥运,虽然拜登政府已表态未考虑抵制,但西方要求抵制的声浪不断。如果双方丧失合作的部分,让对抗与竞争愈趋激烈,不排除拜登政府改变立场。接受拜登在气象议题上合作的提议,可缓解双方紧张关系,确保北京冬奥成功举行。

第三、在俄罗斯已宣布将参加视讯高峰会后,中国如不参加,在大国中就形同孤立,将丧失气候议题的话语权,进而影响中国在11月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中的地位。

因此,习近平选择参加拜登召开的气候高峰会,对美、中来说是双赢。美国重新展现了领导全球领导的气势,中国则避免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冲击。当然,这是否意味着美、中脱离对抗与竞争情境,转向合作的友善氛围,还要观察形势发展,但至少有暂时性的和缓。这对日渐紧张的台海情势,或许有机会也能松口气,至少暂时。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