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妹看SARS无感!17年后成护理师…忆「3个月心境转变」:不会改变初衷

▲面对此次疫情护理师更能体会在SARS期间,勇站第一线人员的感受。(示意图记者林敬旻摄)

文/护理师郭彦君

十八年前SARS爆发之际,我还只是个青涩的国中生,看着新闻播报着疫情持续蔓延有多少人被传染、哪间医院封院了、医护人员回不了家...。当时看到这些耸动的标题,我根本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上课很麻烦,还要量体温,没想到未来我也会走向这样的道路。十八年后的我在中部某医学中心负压隔离病房,担任一位基层护理师,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具高度传染性个案,面对此次疫情,也就更能体会在SARS期间,站在第一线医护人员内心的感受。

在负压隔离病房工作迈入第六年,受过各式大大小小的感控训练,了解人们在面对未知的疾病时,心里总会产生许多的焦虑及不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我们首当其冲要面对被送入的疑似案例及确诊个案,医院也开始展开一连串的在职教育课程,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染途径、正确穿戴防护用具,使我们无后顾之忧的投入照顾病人行列

▲护理师郭彦君秉持着对护理的初衷,继续坚守岗位照顾病人。(图/护理公会联会授权提供,请勿任意翻摄以免侵权)

面对第一位个案时,心里只想着:「我要赶快做完所有的治疗,减少接触病人时间。」或是「要穿一整套的防护装备,能少进去病室就别进去。」。至今防疫已进入第3个多月,经历过数次病人转送及出入院,渐渐了解到不是只有照顾者会有心理压力及不安,病人独自一人被隔离在独立空间无法家人见面,又要面临漫长的时间去等待检验结果,也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往往让他们情绪产生较大的起伏,此时的我们,成为他们唯一可以抒发情绪的对象,进到病室送餐或做治疗时,与病人讲讲话或请他使用视讯与家人联系,在照护期间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提供专业照护以减少他们心中不安的感觉。

防疫视同作战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过程的实践,在这过程中我体会到护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虽然我们有来自各方的压力,不论是在照顾病人或面对家属,甚至是我们的家人,在家中看着新闻每日报导疫情个案的增加,使得家人担心我们在工作中是否防护足够,我只能先稳定个人情绪并安抚家人,鼓励自己发挥所学,以平常心面对眼前的困难,此时团队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同仁的相互合作及打气,让我更有动力陪伴病人,渡过这个艰辛的过程。

虽然不知道这次的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我想这并不会改变我对护理的初衷及照顾病人的动力,防疫期间大家都很努力的配合各种政策的施行,控制疫情不要扩散,希望各国都能像台湾一样把疫情案例控制住,让病人早日康复回复正常生活。

本文经「护理公会全联会」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