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半导体创新的大内宣(徐作圣)

半导体人才储备是产业转型真正的「王道」,政府内卷大内宣的半导体产业创新学院之政策是否也应该重新再思考了?

公投余温未烬,蔡英文总统又赴新竹参加阳明交通大学「半导体产业创新学院」揭牌典礼,政府高层、学界、业界代表纷纷踊跃出席,准备分食「护国神山」的大饼,席间更有业界大老称蔡总统是台湾半导体产业之母,而「竹竹合」被政府说成产业群聚也引来政治讥讽,令人有「今夕何夕」之感!

姑且不论此揭牌典礼是否有政治凿痕为「竹竹合」事前铺路,但政府大力介入、主导产业的本身就是一个极有争议的话题,将对教育体系产生很大的冲击。这种情况如同多年前广设160间大学一样,其教学品质不佳受到很大的讥讽,但此次政府急功近利的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让人大大怀疑其真正的效能。

在政府积极推动下,全台多所大学竞相成立半导体创新学院,喊出了「创新」、「智能」、「永续」等口号,但无具体的细部聚焦。在政府独尊半导体的思维下,除了造成人才排挤效应外,政府及大学能够对产业发展提供多少实质助力也未可知。虽然在全面智能化元宇宙时代的当下,发展系统产品是因应全球产业碎片化、切片化、分布化等趋势的关键策略,但政府官员缺乏技术知识、学界没有产业经验,业界均为精准制程代工或成熟产品制造,并不具备系统设计与整合能力,缺乏综效的杂牌混成军,难以成就半导体产业转型大任,政策手段的「老哪」更非web3.0环境中产业振兴之道!。

当年的矽岛计划即为现今创新学院政策的殷鉴。20余年前扁政府时代的「两兆双星」中的矽岛计划,当时也是由交大承办,目标是由「制程代工」转型发展系统晶片「产品」 (SOC, Systems-on-a-chip),先后成立了奈米技术研究中心、矽智财卖场(SIP Mall) 等机构,预算近百亿、聘用新进入员近百,如今安在?当时政府及大学也大声疾呼加强培育半导体研发人才,但人才培育变成学术论文发表,至今无法达标。

在全面智能化web3.0的影响下,半导体产业链及周边产业的专业化、客制化将成为常态,而更重要的是分布式产品导向的经济发展。上游设备业、下游封装测试、特殊设备的优化操作等项目都是高精密手工艺品 (craftsmanship) 的运用,这些都是学院派「教不来」的领域!业者多靠在工作中学习来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专注于尖端领域的科技开发,但缺乏产业经营的实务经验,再加上研发规模及资金皆不足的状况下,难以真正满足产业所需。

大学教育是个扎根的工作,就像应用物理研究所必须在大学修习基础物理一样,半导体技术也必须掌握基础资讯科技的基础知识,未来才能在应用面找到发展的机会。故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学提供业界基础理论及多元化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师资养成,包括多元化基础理论与知识、智能网路应用与管理、先进材料、制程设备、封装测试、周边耗材等领域。

在全面智能化web3.0在全面智能化时代,半导体产业由代工转型成为市场导向的产品经营必须依托在系统设计整合及市场需求上,前者要有产业应用的行业专业知识,后者要有广扩纵深的市场,不但是传统半导体大厂遵循的定律,也是分布式智能web3.0产业中的游戏规则。

产业转型的策略选项,不是「人多好办事」的状况。大学毕竟是为学子扎根而设,应用端的事就看这些学子的天分了,产品系统整合与市场经营,学校、教授、政府是搞不来的!发展自成格局的差异化及专业化更能与时俱进累积「护国神山」长远的能量,而多元化人才培育正是产业转型的关键,也是大学应有的任务与角色。半导体人才储备是产业转型真正的「王道」,政府内卷大内宣的半导体产业创新学院之政策是否也应该重新再思考了?(作者为大学兼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