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供应链脱钩 新内阁的挑战(徐作圣)

供应链。(示意图/中新社资料照)

2023年将是起伏动荡的一年,春节前就有报导指出供应链脱钩的危机,地缘政治也朝「去」全球化、「去」自由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资通讯硬体及消费系统产品的供应链代工行业。因应此一大势,虽台商各有盘算,但「会作事」的政府「束手无策、不作为」则令人不解。

2023年台商的布局必须同时兼顾红色供应链及供应链脱钩的双重威胁,面对供应链脱钩及先进品牌大厂「养、套、杀」的操作,台商因应之道呈现两极化的发展:部分企业选择留在大陆深耕技术创新/内需市场并另谋其他海外发展的机会;另外也有部分企业计划选择跟进脚步,外移东南亚以规避供应链脱钩的威胁,继续移地从事代工的业务;前者属「前瞻创新、深谋远虑、长线布局」而后者则显得「成本导向、保守谨慎、墨守成规」。

制造业与智能科技融合转型的呼声再度浮上台面,在数位汇流及智能的环境中「供应链」与「产业链」的更迭也将随外部环境而有所更动,但讽刺的是,台湾官员不但产业链、供应链搞得含混不清,甚至不知道有那几种智能技术能够真正帮助厂商在脱钩的局面中重生。

产业链及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经济学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产业链垂直整合是最主要的经营方式,也就是钱德勒资本主义(Chandlerian Capitalism)的实践,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自技术卓越、市场营销、组织治理等。在资本主义大国迈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外部化、部分整合(Taper Integration)、内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供应链」的说法,理论上是以本身产业链基础国际化,结合当地资源作更有效率的运作及成本管控,但事实上这种供应链操作模式具有高度剥夺主义、殖民主义的色彩。

1980年代自由主义推动了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基本上延袭了德勒资本主义的操作模式,资通讯技术的兴起使得供应链的分工、优化更加细致。2000年以来,数位技术及Web2.0网路的兴起造成新一波的转型风潮,制造业在「数位化、服务业化」的过程中,中央集权式的「平台经营」普遍用于提升效率及资源/数据操作、管理的基本模式,供应链管理(SCM)以及客户关系管理(CRM)形成舖天盖地的网路结构,更进一步主导着全球分工的情势,形成另一种形势的殖民剥夺主义。

脱钩困境的解决之道在于制造业/智能技术的「融合转型」,也就是从「供应链管理」的经营模式转型成为分布式、虚实融合/软硬共治、发展微型产业群聚钟或简称奇点群)、「超智能演化」等商业模式,逐渐转化化成为区域化「产业链治理」,也就以制造业为主、智能科技为辅「融合转型」方案的落实。

从宏观产业面的角度来看,「融合转型」不但可以解决供应链脱钩的问题,更有机会重塑台湾产业「创新文化」的内涵,也就是:以「知识体系」为科技哲学思维及产业创新的「定调工具」、以「技术系统」组织产业「创新文化」内涵与技术应用蓝图。前者是科技的「人文关怀」,代表了文化的自信、领导力及开扩胸襟、旺盛的企图心及使命感、前瞻思维、宏大愿景,也就是本身独特的「知识体系」;而后者是科技的「产业化落实」的模型框架,是技术创新能力、研发体系连结、技术水准及垂直链/水平市场面多元化创新能力的描绘。

全球产业局势丕变,在此危机存亡之际政府应责无旁贷担负起辅导及协助的责任。「融合转型」方案牵涉到网路创新的活动,故应是新成立的数位发展部的业务范围。2022年,数发部成立了产业署,说明政府重视数位科技在产业创新上功能性的影响。

新春伊始,新阁揆任命已经发布,我们期待新阁揆能提供更大的能量来协助厂商渡过目前的困境,相信政府积极介入协助融合制造业代工及智能资讯业将可创造一个双嬴的局面。

在数位发展部的「超现代命名」的业务中,当数位发展部唐凤部长语焉不详地向媒体解释「奇点」的同时,数发部在发展吃喝玩乐、娱乐游戏平台、公部门数位化、资安管理等项目的闲暇之余,是否也可以多关心制造业/智能科技「融合转型」的课题?如此幸甚!

(作者为阳明交通大学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