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台湾发展主权 AI 的策略构想(徐作圣)
高市府联手辉达(Nvidia)与国营企业、高阶软体应用业者,率全国之先推动台湾生成式主权AI倡议,高雄市长陈其迈(前排右四)宣布启动「智慧高雄灯塔计划」。(洪浩轩摄)
AI技术快速漫延到全球,而其中的短板也逐渐浮现,几达失控的地步,而主权AI(Sovereign AI)策略及环境社会治理(ESG) 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主权AI是国科会主委吴诚文,在2024年全国科学技术会议力推的项目,是一项在地缘政治及环境社会治理考量下的策略方向,在辉达创办人黄仁勋的积极推动下,政府基于台湾在半导体产业所累积的实力,将日益失控的AI技术置于「可治理、可管控」的范围内。
主权AI是指由国家或特定地区自主研发、掌控和应用AI 的技术和系统,此概念强调了AI技术的本土化发展和国家层面的控制权,主权AI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战略思维。
为了让AI在产业及其他领域释放其潜力,必须解决监管难题。过度限制性监管可能会扼杀创新,但缺乏监管可能会导致法律不确定性,进而会减缓AI的采用。对AI或其某些方面和应用的监管处理将是决定该技术在所有用例方面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而AI科学家Yuval Noah Harari,也对「人工智慧的痴迷可能导致民主的终结」,提出了警语。
从ESG的角度来看,AI的短板可分为三大部分,在环境面上,AI 深度学习需耗费钜资,同时极为耗电费水,对环境的治理有明显的负面效果;在社会面上,AI 有自然垄断 (Monopoly Prone) 及阻碍创新(Innovation Adversity)的问题,也就是企业要的是「智慧」但AI提供的是「自动」;在治理面上,除了企业伦理及法治、资讯安全、生态治理外,通用智慧(AGI)所衍生的奇点崩溃论也是隐忧,而AI产业生态系统的建构也必须长期布局及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在Web3.0分布式网路体系即将到来的时代中专业化、客制化商业模式的重塑与落实。
受到地缘政治及去全球化的影响,中美智慧产业有朝向主权AI的方向移转。在智慧产业的生态系统中,美国企业主要聚焦在发展标准化、格式化、可规范化(Prescriptive)GPT模型,而在中国大陆,虽然有部分厂商投入单一GPT标准模型的开发,但大陆智能产业仍然是「千模大战、独缺商模」,但在美国贸易及「301」制裁下,其演算功能大幅受限,需求面横向整合的发展是其趋势。
从地狭人稠的角度来看,台湾发展主权AI是一个规避地缘政治及落实ESG「不得不」的妥协策略。自2016年科技部独尊AI发展以来,在2023年辉达黄仁勋及AMD苏姿丰的相继访台后,AI已发展成朝野推动的全民运动,但受限于市场及数据规模,虽然产业应用仍有极大的瓶颈有待突破,但ESG的相关问题已逐渐浮现。。
事实上,「遍地开花、蚂蚁雄兵变大象」是台湾最佳的主权AI的发展策略,而具可支配性(Hegemonic)、可客制化平台优势,兼具「因地制宜」策略性韧性操作及「水到渠成」演化/整合的生态系统,近年来开发的AI 代理人(Agentic AI) ,特别是専嶪代理人(Domain-Specific AI Agent)的出现,提供了这个策略落实的机会。
从数位科技的角度来看,实体及资讯的分割(Decoupling)是数位汇流及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更是资讯再利用及客制化服务的基础,而AI 代理人的角色就是在软体资讯上提供自动整合的「载体平台」机制,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兼顾实体的整合。
2024年诺贝尔物理及化学奖的颁布打破了资讯与实体的番篱,而AI「载体平台」若能「仿效」」细胞免疫疗法(CAR-T) 的机制,以嵌入式(Chimeric) 的机制大量复制高度针对性、客制化的智慧服务,就有机会实现「蚂蚁雄兵变大象」的盛况!其可行性是不是经得起考验,或ESG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仍有待讨论,但至少这是台湾发展主权AI可能发展的一个方向。笔者希望能抛砖引玉提供一个策略性的构想,与诸位分享。
(作者为产业分析培训讲师、阳明交大退休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