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台湾水电基础建设乱象知多少?(徐作圣)
经济部连水电等基础设施都搞不定,真是「国家队们」的最大讽刺!(图/本报资料照片)
政府宣布电价自4/1起大涨11%,引起社会哗然。自2016年蔡政府上任以来,偏执的能源政策,不但造成贫富不均和社会失衡的现象,政府对产业的水电补贴更是由全民买单。而在新兴产业规划、眼花撩乱的「国家队们」,不但在专业治理和产业平衡上严重失职,而不顾特别产业费水耗电的事实而莽撞行事,更让基础建设的乱象益发凸显!
产业国家队的规划任性、随意、鲁莽,从人工智慧、半导体制造、氢能应用、电池和电动车、量子计算、核融合等技术与产业,洋洋洒洒壮观吸晴!但所有技术的共同点就是「费水耗电」!
不论是系统代工或者是品牌营销,台湾是否有足够资源与技术水准来开发如此多元化的「国家队们」,国家队「蹭」政府预算的同时是不是也有经过真正尽责查证的评估?而刻意扭曲水电的市场价格,无异于津贴国外买家和国内某些特定产业,是一个争议性高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台湾的「国家队」多是跟风美国、内宣自嗨、虚晃一招、哗众取宠的政治工具,政府多数官员和媒体记者不具科技背景及国际产业经营经验,于是人工智慧技术来自矽谷技转、医疗健康透过国际合作、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由日本技转、低轨卫星通讯实为硬体代工、核融合和量子计算透过海外采购及技转,这些产业「国家队」在官媒学相继吹捧下瞬间化成了台湾未来的护国神山,再次暴露了蔡政府团队政治挂帅导向,不思改善整体的基础建设,任意组建产业国家队,乱象不可避免!
台湾执意推广国家队政策,但完全没有系统性的思索水电等基础建设的问题,小国政府以「国家队」介入产业发展,能力资源有限但却搞自嗨内宣、意识形态治国,其后遗症将危害百年!
经济部推动风光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让台电亏损了4000亿,新成立的数位发展部只完成小确幸「面线外卖平台」却花费了数千亿预算,国科会力推量子计算竟搞成境外采购,凡此种种乱象岂是一张薄纸所能尽书!
最近有媒体报导,政府准备大力推广海水淡化技术(Desalination)的实务和应用,姑且不论其商业价值,海水淡化的建置成本超过40元/m3以上(一度水要用3到4.5度的电来换),且影响环境生态环境。在低水价、电价高涨的时刻,政府此举显得革外突兀!政府内部协调失衡,经济部连水电等基础设施都搞不定,真是「厉害了我的法匠、我的党、我的国」的最大讽刺!
台湾社会表面化、浅薄化、社会分化严重,但这却是官员表现「无能」的最佳时机和最高境界!内阁官员虽专业能力薄弱,却能说善道者众,政府有能力以「国家队」政策完成这么多护国神山转型计划吗?那水、电从那里来?科技政策的理论明确的指出:大型公共基础建设的建立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就连以资本主义立国的美国尚且如此,难道台湾想「再创造」一个「世界第一」的奇迹:由民间「自力救济」来造水、发电、搞基础建设吗?
假若政府「蔡规赖随、无缝接轨」的产业政策继续,随意任性的施政仍然执迷不悟,费水耗电的结果是不是又要全民买单?赖清德准总统在准备接棒上任之际,是不是也该思考如何解决水电和基础建设乱象的问题了?
(作者为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科管所退休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