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故宫不戒之失 蔡政府要交代(沈迺训)

故宫博物院。(本报资料照片)

历史上有两场「不意外的火灾」。据考证,关羽「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的原因,极可能是刘备小舅子糜芳平常盗卖军械锱重成习。《三国志.吴历》:「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三国志.关羽传》:「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关羽出师不利急调后勤军资,糜芳因是刘备姻亲,方能受到信任担任后勤大总管,却在紧要关头发生火灾,所有军器付之一炬。有阴谋论者认为,极可能是关羽意识到糜芳滥用职权盗卖军火一事深怕东窗事发,索性纵火死无对证,但又碍于前线吃紧,糜芳又是刘备小舅子,只能落下一句:「还当治之」回来一定办你的狠话。导致糜芳心怀不安赶紧投降吴国。

另一场「不意外的火灾」,则出现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更发生在前「故宫」紫禁城内。大火之后,无数字画、古瓷等无数国宝均俱成灰烬。而以金制成的器具在灰烬中,拣出达1.7万多两黄金之谱。

溥仪怒道:「此前,我刚想清查太监们偷盗的宝贝,没想到,他们竟然烧掉建福宫消除罪证!」当时官方说法是太监缺乏用电的知识漏电失火所致。从溥仪的话中,显然他是因一场大火,断定了内务府藏污纳垢之实,太监们长期盗卖国宝深怕追究,才会从糜芳的作法得到灵感。

不巧,近日故宫典藏的国宝文物,在承平时期,却能在同一位院长任内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接连发生3件破损案。本仍期待会有绿营人士赶紧翻出往年国宝保管期间损毁的纪录,借此消除疑虑,可惜始终未有消息。

糜芳、内务府太监们的历史殷鉴有近有远,政府岂能不立即着手盘点故宫文物数量与验明真伪作业,消除民众认为国宝短失或遭掉包的疑虑,并随后公布调查结果以昭公信。否则放任民众心中料想虽无火灾之发生,却如有火灾发生之实,则故宫的不戒之失重矣!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