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看民进党如何处理蟑螂窝(林上隽)

家有蟑螂民众忿其污染住所,还可以用「克蟑」药物清除;但国有蟑螂,却又何处寻「克蟑」以清除之?(图/Shutterstock)

种种资料皆足以证明林玮丰夫妻档是「反串」的惯犯,最合理的推论是,此一「反串」就是民进党「认知作战」最便捷,且收效最大的利器,因此乐而不疲,轮番上演。其流程大抵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 设立一个「假帐号」。

(2) 发表批评、讽刺执政党贴文、哽图,以及传播明显不可置信谣言

(3) 政治人物发表言论,「证实网路「的确」有此「假消息」,并归咎于反对阵营,或是推诿于大陆网军。。

(4) 大张旗鼓,要求政府国安单位严加查办。

(5) 1450网军大批动员,一面转传,一面批判。

(6) 国安单位发文「证实」,但因为都是「境外帐号」,因此无法揪出传播者

(7) 政府高层高度关切,呼吁民众切切不可相信此一「假消息」,并强调这就是对岸无所不用其极,意图破坏、搅乱台湾团结的恶劣手段,并予以严厉谴责。

(8) 绿媒开始大篇幅报导,甚至加油添醋,「坐实」这就是对岸的「认知作战」。

(9) 民众受到误导,信以为真,加深其对对岸的痛恨与仇视连带对任何批评政府的言论,都视为「中共同路人」或「舔共」。

在这个流程中,设立「假帐号」是个中关键,尤其是可以假借「境外帐户」,追查不易;其次是贴文多用简体字,并充分援用对岸用语,而散播的「假消息」,通常都犯了明显的错误,可以立即揭穿。

多年以来,民进党利用这种「反串」、「自导自演」的恶意栽赃手法,从当年吴敦义的「绯闻录音带」、黄俊英的「抓到了」,到拔管案时的「掐颈哥」、逼死驻大阪代表处处长苏启诚……,手法圆熟、食髓知味,攫取到不知多少政治利益。这种手法,其实是人所共知的,但总是苦无实证,吃亏受骗遭伤害的人,有苦说不出。

林玮丰夫妇事件,人赃俱获,可以说是让民进党这种卑鄙恶劣的手法原形毕露了,这是有系统、有组织的操作,林玮丰绝非个案孤例,只是冰山中的一角,被浮现出来而已,海水不退,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林玮丰们」,恐怕还有更多。

我们不知道信誓旦旦要打击「假消息」的的民进党政府会如何处理,但从事件爆发后民进党的言论中,大抵也可以窥出端倪当事人说是「因有趣而反串」,可无论如何不能解说的是怎就一「有趣」就长达数年之久;许智杰呼吁给林玮丰一个「知错能改」的机会,果然「绿色就是应该原谅的颜色」;颜若芳说这是「个案」,反咬反对党是「政治操作」,倒打一耙,果真高明;而王府八千岁则开始切割,「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却似乎浑然忘却了正是他挑起此一风波的责任,而谁又敢「办」他?其他侧翼,则至今未敢出面说话。

据我判断,林玮丰基本上是一定会受到惩处的,但最多是罚款了事,不会有囹圄之灾;而罚款最多不过三百万,相信自然会有同党人士资助;尽管林玮丰会暂时消失一阵子,但循以「丁丁前例,复出的机会仍旧大有厚望焉;而共同哄传、散播的「共犯」,任笑任骂,船过水无痕,则依然还是可以稳若泰山我行我素

民进党从上到下,嚚嚚嚣嚣,是无一愿意认错的,唯有同党而向来被摒除于圈外郭正亮,敢于直斥其为「蟑螂窝」,但这个「蟑螂窝」究竟有多大多乱,恐怕连郭正亮也未必能够知晓。家室不洁,故蟑螂滋生,恶蟑恶螂,可还是深藏于阴黑深黑的角落的。

家有蟑螂,民众忿其污染住所,还可以用「克蟑」药物清除;但国有蟑螂,却又何处寻「克蟑」以清除之?(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