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善治双城论坛 蓝营厚植两岸潜能(柳金财)

台湾社会普遍民意并不忧心双城论坛成为统战工具。国民党或可运用自身地方执政优势,采取集体行动强化两岸事务治理能力,及主导台湾社会两岸路线、政策话语权。(图/本报系资料照)

本届双城论坛原订7、8月举办,却一波三折不断延期,直到12月初始确定为17日举行。期间因陆生受马英九基金会邀请访台,提出中国台北论、两岸兄弟论;大陆解放军实施军演等争议,一度传出停办的传闻;后陆委会又以抗议「惩独22条」,封杀包括台办主任金梅及9名陆媒记者访台,设置限制性障碍。双城论坛得以续办,彰显大陆对台政策战略定力与自信、一致性,不因个别事件改变融合和统、渐统及促统目标取向及主旋律。

对于本届双城论坛是否续办,外界存有疑惑及争论。赞成者认为,论坛有利于促进两岸城市交流及合作,提升城市治理品质及竞争力,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反对者则认为,城市论坛变成大陆对台统战及认知作战一环,模糊敌对意识及国族意识。正反意见相左,南辕北辙、莫衷一是。

首先,三分之二民意基础肯定办理双城论坛,促进两岸和平及台湾安全关键性作用。据《ETtoday 民调云》民调指出,64.8%民众认为两岸关系越紧张,越需要双城论坛进行对话,仅26.2%民众认为在共机扰台等前提不应举办。支持举办态度,72.1%市民表示支持,21.0%的民众则是持不支持立场。

其次,论坛议题集中在功能性及经济性议题领域,属于低阶政治非关高度敏感政治议题。论坛交流领域,68.9%市民认为应聚焦在「经济合作」,包括如商业投资、观光产业等课题领域。

推动两岸城市交流及合作领域,依序是「科技与创新合作」,包括智慧城市发展等;「城市治理经验分享」,包括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文化与教育交流」,包括展览、学生交流等等。显示两岸交流推动政策逻辑,依序应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不应政治分歧而延搁经济性、事务性及功能性议题。

再者,普遍民意显示双城论坛不应因两岸敌对而停办,续办利于减缓两岸紧张关系。民调显示有62.8%市民认为举办论坛对于减缓两岸紧张关系有帮助,认为没帮助者为33.0%。在解放军持续扰台情况下,64.8%民众认为两岸关系越紧张,越需要靠双城论坛来进行对话;但有26.2%的民众认为,在共机扰台的状况下不应举办双城论坛。

最后,台湾社会普遍民意并不忧心双城论坛成为统战工具。或有论者认为陆委会审核降低与会规模是为保台,而非抗中;批判大陆派遣海军及海警舰只出没台临近海域、频繁机舰扰台、陆生团提出中国台北论、两岸兄弟论对台社会带来纷扰,直指大陆借此统战试图分化台湾社会、激化政党对立及绿中央与蓝地方冲突。

甚至标签化主张两岸正常交流者,已沦为大陆在台协力者、亲中卖台、被统战对象,而却浑然不自知。民调显示有59.8%的台北市民不担心被统战,约37.7%市民觉得担心被统战。事实上,普遍民意认为双城论坛的交流议题,应聚焦经济合作、城市治理、教育文化等领域。

台湾社会主流民意特征是:双城论坛召开具有必要性;具有降低两岸敌意及促进和平作用;并不担心被统战;议题是属于低阶政治领域的城市治理、经济、科技及智慧城市等。陆委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凸显其公权力实施,意在自证两岸交流事务权责单位在绿中央不在蓝地方。

尽管2018及2022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取得绝对性优势,但因蓝营地方派系及县市首长自主性甚高、合作结盟及党纪较弱,党中央欠缺强而有力领导等等因素,并无法展开一致性集体行动,发挥地方包围中央作用。这也显示国民党执政县市首长,并无积极参与国共论坛、海峡论坛;缺乏举办系列与陆城市对口对话的城市论坛。

南投与杭州两湖论坛历经十六届及沪台双城论坛实施十五届,其持续举办或可堪称为各县市典范学习。蓝白尤其是国民党或可运用自身地方执政优势,采取集体行动强化两岸事务治理能力,及主导台湾社会两岸路线、政策话语权,化被动为主动撕掉破除不断被污名化亲中卖台,方能为未来大选树立标杆性两岸政策引领重建两岸关系。

(作者为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