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馆「鳗鲇」 爱上拥挤的安全感
走在屏东海生馆里最夯的海底隧道中有如徜徉在海洋里一般,大家自在漫步走过海生馆的第一段隧道后,进入黑暗的礁岩洞穴区,突然印入眼帘的是一群万头钻动的黑色家伙,这总让大小朋友们看了直惊呼好可怕。
▼海生馆「鳗鲇」(图/屏东海生馆)
海生馆表示,这群好似快速蠕动着的鱼儿是主要栖息于河口或近海海域礁穴的「线纹鳗鲇(Plotosus lineatus)」,大部份的游客在知道牠的名字时,总会疑惑那牠到底是鳗鱼还是鲇鱼呢?原来牠是属于鲇形目中的鱼类,所以是鲇鱼。
鳗鲇属于夜行群聚性鱼类,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喜欢大家住在一起,越挤越有安全感,在自然界中常常以群体方式出现,倘若牠们受到惊扰时会聚集成一团浓密的「鲇球」,非常特别。
而这样的球形群体是种保护机制,能让敌人误判以为是大型鱼类而不敢轻易的靠近攻击,这黑鸦鸦的一大块黑影,也让常让潜水者摸不着头绪。
在馆内的鳗鲇缸中,虽然没有大自然的暗黑洞穴做躲藏,但饲育人员放了个可爱的瓮作测试,发现到牠们非常喜欢住在里面,好享受每天游进游出拥挤的感觉,所以下次大家来到海生馆的时候,别忘了到珊瑚王国馆的鳗鲇缸来瞧瞧牠们住在瓮里挤来挤去的逗趣模样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牠看似和善的外表下却潜藏着致命的危机,俗语说「一𫚉二鱼虎三沙毛」,其中的沙毛指的就是线纹鳗鲇,虽然牠们个体娇小,体长仅大约10公分左右,但却在竖高高的背鳍及张开的胸鳍上布有毒线硬棘,一旦受到惊吓便会防卫性的竖起,若被牠刺到会引起严重抽痛、痉挛及痲痹等症状,是名列前茅的有毒鱼类,毒性不容小觑。
所以馆内饲育员们在照顾线纹鳗鲇时都要非常的小心谨慎,避免因照顾这些生物而付出了疼痛的代价。
想亲眼目睹浓密的「鲇球」的奇观吗?想看看鳗鲇们晚上究竟和白天有甚么不同之处吗?现在可以透过「夜宿海生馆」,带领大家在无人的博物馆深夜里,深度秘探牠们晚上活动的样子,必定惊奇无穷。
▼海生馆「鳗鲇」(图/屏东海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