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15条重点整治河涌 “不黑不臭”

整治后,夕阳下的大塘涌很美。

专题

据广州市河长办介绍,2018年以来,海珠区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推动区内河涌环境稳步提升。目前,15条重点整治河涌已经实现“不黑不臭”的目标

磨碟沙涌违法建设拆了建成了绿道

磨碟沙涌位于琶洲互联网集聚区,呈东西走向。磨碟沙涌的镇街级河长、琶洲街道办事处主任杨科介绍,磨碟沙涌以双塔路跨涌桥为界,自桥向东至珠江前航道段约1700米于2010年前后完成整治;自桥向西至黄埔涌段约400米则存在较多历史违建;此外,磨碟沙涌沿线截污管建设不完善,沿线项目工地的泥浆水、居民生活污水合流污水有直排河涌及溢流现象,导致河涌污染严重,水体呈黑臭状态,河道淤塞、水质严重恶化。

为此,海珠区采取多项措施对磨碟沙涌开展综合整治,新建污水管、清除“散乱污”、河涌清淤等。对于名门汽车修理厂的清拆,杨科记忆犹新,他表示:“这个汽修厂虽然是违建,但在涌边已经开了好几年,面积又比较大。要拆除时业主抵触情绪很大,仅仅我都单独和业主谈过四五次。”最终在街道和区里相关部门的多次努力、宣讲政策后,名门汽修厂顺利拆除。

目前,磨碟沙涌沿线涉水“散乱污”场所已完成整治,河涌两岸通道全线贯通,还建设了绿道,成为周边居民早晚休闲的好地方。

根据海珠区生态环境分局水质检测报告,磨碟沙涌今年2-6月份水质已达到不黑不臭整治目标。

土华涌:涌水清澈了房租涨上去了

土华涌位于海珠区万亩果园核心区,是海珠湿地二期流域的主要河涌。此前,由于土华涌流域河涌沿线均未实施截污,涌边约有3.2万常住人口,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大量排放,河床淤塞严重,河涌发黑发臭。此外,违法建筑占据了涌边的堤岸,涌面也停放着大量的船只,不仅影响美观,而且缩窄了河涌的过流断面,阻碍了水体的流动,整条河涌水质差。

为此,海珠区采取多项措施对土华涌开展综合治理,包括截污,清拆临涌违法建设以及迁移非法船只及原有龙船等。据介绍,土华涌内原停靠了近500艘非法船只,华洲街道联合区水务部门、村社,多次进行摸查,耐心做好船主迁移船只的宣传动员工作,安排落实资金主动给予船主一定的临时迁移补偿,最终龙船顺利得以迁移。

此外,还清拆了临涌违建,整治土华涌沿岸的排污口等。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21日,共拆除土华涌违法建设74宗(次),面积约10726㎡。拆除窝棚合计约5300平方米,以及18处埗级、码头,整改河涌沿线排污口约305个,使河涌沿岸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一系列措施,现在的土华涌焕然一新。土华村居民黄伯说,随着河涌水质的改善、两岸环境的提升,自家的出租屋租金都上涨了,来租房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塘涌:屡禁不绝的“散乱污”终于没了

大塘涌流经多个城中村,曾经涌边制衣厂、印染小作坊林立,而且堆满垃圾和共享单车,水质黑臭,海珠区曾对其进行多次整治。

此次海珠区首先进行排水口整治,大塘涌沿线共5个排水口、7个雨水口,目前均已全部完成整治。其次,进行管网完善及黑臭河涌整治工程。三是进行龙潭村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截至今年7月26日,已完成80.11%的施工总进度。四是红卫村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截至7月26日,完成66.58%的施工总进度。五是东风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截至7月26日,完成54.23%的施工总进度。

海珠区河长办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大塘涌沿线涉水“散乱污”场所已整治完毕。当时在没有任何补偿、改造费用的情况下,江海街道办事处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贯通:一是街、村联动,齐抓共管。街道主要领导不分白天昼夜,和村社干部一同积极做通屋主思想引导工作。二是区分对象,多维宣传。针对不同侧重点,分别向屋主、租客、村社解释劝导;采取逐户上门面对面讲解、电话讲解等多渠道方式解释治水政策、知识和意义。三是将心比心,争取支持。全面了解屋主的家庭情况,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侧面入手帮助其解决在拆除中的实际困难。最终仅耗时1个月率先在全区提前完成全线贯通工作。

根据区生态环境分局水质检测报告,大塘涌今年2-6月份水质为不黑不臭,达到整治目标。

数据

15个城中村要截污纳管56条暗暗渠清污分流

海珠区正全力推进城中村截污纳管工作。15个计划进行截污纳管工程的城中村,9个在建工地整体进度为66%,其余6个城中村计划年内开工。截至7月18日,9个城中村工程进度为:龙潭村79%,黄埔村66%,仑头村83%,五凤村76%,红卫村65%,瑞宝村59%,东风村52%,凤和村78%,石溪村57%。海珠区还在推进56条暗涌暗渠的清污分流工程。截至7月中旬,56条暗涌暗渠已经完成摸查,并完成施工方案编制工作。有16条渠箱的施工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会,40条渠箱准备进行专家评审会议。6条渠箱已报送可研。计划年内全部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