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疫情卷土重来 防疫为经济妥协效果恐打折
韩国疫情卷土重来,但防疫规定与旧版相比却相对放宽,让外界忧心。(图/路透社)
特派专栏COVID-19变种病毒来势汹汹,韩国单日确诊人数6日再逾千例,迫使韩国政府首次上调首都圈社交距离规范至「最高等级」,但民众聚会不断、餐厅内用如常下,防疫效果恐如盛夏中背脊浮出寒意,值得观察。
不过,细看新版社交距离规范规定,所谓的最高等级与旧版规定相较放宽许多,原因在于新版规定是先前韩国疫情趋稳期间,当局在兼顾民生消费及公平性的压力之下,「适度放宽」后的妥协版结果。
去年初靠着大量采检、隔离、追踪足迹,有效控制疫情的韩国一跃成为国际防疫模范生,生技业者快速开发快筛试剂组,在政府支持下争取代工国际药厂开发出的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苗,立下成为亚洲疫苗枢纽目标的韩国,不啻为这波疫情中表现最为亮眼的国家之一。
在年底新一波疫情爆发时,防疫当局多次放话,称若疫情持续恶化,势必得实施当时最高等级、近乎封城的第3阶段社交距离规范,但直到防疫等级从3阶段默默多出1.5、2.5等两个阶段,政府囿于经济民生考量,最终仍未祭出最高等级封城大刀。
所幸挺过3波疫情大流行的2020年,韩国的2021上半年疫情显得稳定许多,单日确诊数大多维持在300到700多例,虽无法进一步减少,但也没有显著增加,人潮也跟着春天的脚步回到一度因防疫陷入寒冬的韩国街头。
出门戴口罩、进出店家刷条码实名登记、各主要车站及商店出入口常备有酒精干洗手,地铁站手扶梯上也多加装了自动消毒设备,在韩国生活的处处都能看见疫情带来的改变,但同时路过身边的日常一景却又有些突兀。
像是为求方便、以长链挂在胸前晃荡的口罩、三三两两聚集在餐厅门口拉下口罩抽烟聊天的食客、因听不清说话声音而从旁越过隔板沟通的店员与客人、通勤时间仍挤得如同沙丁鱼的电车车厢等;若非韩国民众也逐渐开始习惯,不再排斥佩戴的口罩仍乖乖待在多数人脸上,这半年来的韩国几乎像是回到疫情前的日常轨道。
为彻底根绝疫情,防疫当局将焦点转向疫苗接种,政府大手笔订购足供两倍人口数接种的各式疫苗,AZ、辉瑞、莫德纳、娇生,若两剂不够力,还考虑让民众再接种第3剂。
可惜的是,首剂接种率还没来得及较3成进一步提高,韩国疫情又再次快速升温,这次疫情不再是特定宗教聚会、示威集会,或是夜店群聚引爆,而是在这些熟悉的日常中遍地开花。
韩国政府原定从12日起全面实施新版社交距离规范第1阶段,解除店家营业时间、私人聚会人数等限制,盼着「大解放」的首都圈地区一夕进入最高等级防疫,非首都圈地区也将从15日起上调防疫等级。
在首都圈实施第4阶段社交距离规范的头两天,记者实际走访首尔市各处,确实感受到人潮相较先前略微减少,但在室外拉下口罩运动,三三两两聚集在夜晚的汉江边散步、乘凉的人仍不算少,在所谓「最高等级」,但实际连餐厅内用都未禁止的防疫规范下,韩国民众能否同心协力再次平息疫情,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