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做最坏的打算不一定坏
▲父母跟孩子互动的时候,要分清楚,社交性对话,或是善意但昧于事实的鼓励,适不适合拿来用在教养?(图/CFP)
●洪仲清/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心理所临床组毕业,领有临床心理师合格证书。「洪仲清临床心理师」的脸书粉丝专页,目前人数已突破30万。常有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网友在此留言、讨论,学习面对情绪,学习觉察自己与原生家庭间的课题,学习在沟通中倾听、在忙碌的生活中静心,以及如何宽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有时候是在学龄前,有时候是在青少年,孩子会对自己的能力过分乐观。过分乐观的状态下,会有意地忽略无法成功的可能性,明显与事实不符。
像是常会有人鼓励人的时候,不管在什么艰难的处境下,会对人说「你一定可以做到」。这种说法,便是与事实不符。
也许我们不用那么严苛,毕竟这是社交性的表达,本来就不一定要认真。然而,如果孩子真的相信了这句话,那他便容易面对失望,并且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所以父母跟孩子互动的时候,要分清楚,社交性对话,或是善意但昧于事实的鼓励,适不适合拿来用在教养?
因为过分乐观的人,常常没办法充分为自己负责。最开头的判断就有偏颇了,就不用说结果了,最后事情的成功常有幸运的成分。这种说法,不仅仅适用于孩子,有些大人也有这种性格倾向,不够务实,只爱作梦,常一厢情愿,做出来的事也就容易像空中楼阁。
从基本的时间管理来说,太过乐观,常常以为自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到很多的事。所以孩子在「及时行乐」之后,就开始会有拖延症的表现,该做的事没做到,或者该交的作业交不出来。
少数的孩子,个性会比较悲观,或者给自己比较大的压力,事情常做最坏的打算,因此在心情上容易忧虑紧张。适度紧张,反而有助于激发表现,这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只要紧张过了某个门槛,容易「当机」,生活与学业难以前进。这个时候,就需要大人的协助,才能缓缓前行。
有些孩子一下子被挫折的大浪打倒,也一样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感觉再怎么努力,结果也不会改变。尤其是重大考试,临场表现失常,也不是多稀奇的事。
平常就要刻意陪孩子感受到美好的感觉,像是亲近大自然,欣赏美好的事物,或者当孩子有成功经验的时候。即便是悲观的人,也会有少数时间,是在身心能量饱满的状态,那个时候会有最自由且具创造力的心灵。
尤其当一切顺利的时候,我们常对未来有正面的想像。负面思考会来,但不一定要限制这样的正面想像,因为这常是往前奔跑的动力。在心智上,我们要学着开放自己,任各种念头自在浮动,我们可以等看清楚一点,慢一点抓取合适的念头。
这时候,有个习惯可以培养起来,就是开心的时候,可以找人分享。譬如说,在睡前父母可以跟孩子讨论,今天让我们觉得很开心的三件事是什么?或者值得我们感谢的三件事是什么?
分享开心的事,除了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好的人际互动技巧,也能增进自信与自尊。
再进一步来说,学习在心里对自己微笑,也是简单易行的策略。如果可以,先独自对着镜子浅浅地笑,要对人微笑也很好。只在自己心里微笑,不表现出来也没关系。表情可以改变心情,并且改善人际关系,这几乎是常识了!
一般我们说,「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是把事情做好的方法。但我们状况不好的时候,常常只做了最坏的打算,便把自己困在情绪里,要动手准备变得很艰难。
这时候我们平常跟情绪相处的基本功就很重要,知道情绪就是会来,但它也会走,会有自然的变化,就好像我们内在有各种周期循环的生理反应一般。它之所以都不会变化,常常是我们的念头在维系,像是告诉我们自己,「乐极生悲」,要自己不要太高兴,以免有祸事发生。
平常理智的训练也重要,假如我们就是不自主地会做「最坏的打算」,把结果想得很糟。那么,单纯靠理智,我们还是可以判断,「最可能的打算」是什么。有几个问题,很适合拿来自问自答,帮助自己:
■ 如果是我熟识的某个人,遇到同样的状况,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 如果是我崇拜的某个人,遇到同样的状况,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 如果我完全没有恐惧,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 如果五年或十年之后,我会对这时候的我说什么?
■ 如果什么样的条件发生,我的想法或做法会跟现在有大大的不同?
这些自问自答,光靠孩子自己进行,很不容易。通常是大人先多次问孩子,孩子内化之后,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变成一种心理惯性。
这种心理惯性,是为自己负责任很重要的部分,对大人与孩子来说都是。而且很显然,是大人要先这么建设自己,才能帮助孩子。
这需要长期的练习,大人如果愿意做,首先自己先受益,然后孩子也多一项自救的工具。祝福您,不管先天什么个性,都能找到合适的生存策略!
热门推荐》►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会影响他一生►一个人最需要负责的对象是「自己」
►看更多【洪仲清】专栏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