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支援能力萎缩 美海军难在高端冲突中维持舰队

默科格里亚诺认为,全美各地维修战舰辅助船舰海岸防卫队舰艇船厂持续萎缩,但政府任凭其一家家关门大吉。图为诺福克海军造船厂。(图/DVIDS)

美国坎贝尔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默科格里亚诺(Sal Mercogliano),28日出席国际线上论坛时呼吁,当美海军不再拥有国营或悬挂美国旗的商船,来满足战时前进基地需求时,海军应思考如何在高端冲突中维持舰队战力。他警告,自1945年以来,海军前述能力根本性地发生变化,使得海军在部署后面临后勤支援的短缺。

虽然美国海军在全球军事力量中依旧无人可敌;但美国在全球商船排名中却退居第21位。美国商船队由国有,摇身一变成为由改挂「权宜船旗」(flags of convenience)的私人企业所有。

但在同一时期,世界货物运量二战时期扩张逾20倍。与此同时,货物在港口间流通时间,以及从货柜船运送至岸上的时间,也较过去大幅缩短。

默科格里亚诺认为,身为海上强权,美国衰颓为海军造船与修理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大型货船商业订单只能打平或下滑,能够兴建像油轮等辅助船舰的私人造船厂数量也跟着萎缩。

另一项明显可见的变化,则是全美各地修理战舰、辅助船舰与海岸防卫队舰艇的船厂数。以「费兹杰罗号」驱逐舰(DDG 62)为例,该舰于2017年在日本近海遭遇撞船事件,花了1年半才修复完成。尽管如此,「我们却毫无警觉性,任由美国造船厂一间间关闭」。

就大环境而言,整个环境朝「激烈竞争」转变。即使是在越南、沙漠之盾与沙漠风暴中,曾支持美国与盟军行动的前进基地也是如此。海岸防卫队上尉侯艾(James Howe)更表示,国际企业是否愿意在冲突中提供船舰为美国使用仍属未知之数。光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游轮公司便决定让船舰停泊在港口中、裁员,直到可安全地重启营业,可略知一二。

默科格里亚诺则指出,从提供「紧急货运」的61艘船只战备能力,便可看出情况窘迫。在2019年的压力测试中,仅40%的船只处于备妥部署的状态,而军方设下的标准为85%,更不用说这些船舰的平均舰龄为46年。换言之,当身陷危机之时,海军指挥官恐无可用之船。

同样地,在太平洋马里亚纳与印度洋狄耶戈加西亚预置部队,舰龄已超过25年。自1990年代以来,预置部队的概念持续受到验证。当时各种储备品与装备透过预置部队提供给沙漠风暴中的陆战队

然而,维持预置部队却相当昂贵。砸下银子却只能等到危机时刻才使用,而船团面对攻击又过于脆弱。随着时间流逝,预置部队由3支减少为2支;同时,每支部队却仅携带需求数量3分之2的补给品给陆战队旅。雪上加霜的是,预置部队在造船计划的优先性一向不高。

侯艾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随着海岸防卫队任务范围涵盖全球,从巴林西太平洋,在从东太平洋到加勒比海,任务从毒品拦截到难民、移民;然而,海岸防卫队却仅有4.1万人,仅比纽约市警局规模稍大,却要负责整个美国与远征作战。光以东太平洋为例,其比美国本土更大,却仅5至10艘海岸防卫队与海军船舰巡逻于因古柯碱而恶名昭彰的水域。

他表示,目前海岸防卫队正重组远洋船舰与航空财产。以破冰船为例,其凸显规划长期预算时常遇到的预算削减困境。每艘破冰船的成本通常为8亿美元,而海岸防卫队规划配备3艘极地安全破冰船(Polar Security Cutters),这需要国会长达10年的支持,维持预算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默科格里亚诺与候艾都表示,国会不太愿意支持由外国船厂建造重型破冰船,只有芬兰和俄国进行这类船舰的兴建,而中国大陆则展露对市场的浓厚兴趣。

默科格里亚诺指出,海军正依「快修原则」来采购与改装国外船厂建造的船只,以快速提升能力;此外,海军还推动类似一次波湾战争后的采购与建造战略。问题是国外船舰是依不同标准所建,未必符合军事需求。

他表示,在重建美国国际远洋商船队时,关键是该类船只能运载哪些货物,以及该船的价格。由于美国工人薪资高于大陆,成本差额可由政府买单。他强调,真正的海上权力带来商业与军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