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番外篇】在民国的黄昏里

图文/镜周刊

约访侯孝贤结果连袂来了朱天文。访谈中,国际大导演言简意赅,譬如我们问何以杨德昌要找他拍《青梅竹马》?「没有为什么,两个认识啊,聊电影麻吉啊。」一句话就把访问堵死,往往是朱天文把话揽过来,为我们解围。这对合作了34年的导演与编剧默契太好,往往一个人开了一个头,另外一个接下去,似乎连呼吸都一致。

自1975年担任《桃花女斗周公》算起,侯孝贤已有八年的编剧经验了,尤其是80年代开始,与陈坤厚合作《天凉好个秋》《蹦蹦一串心》,爱情喜剧写得一把罩。对他而言,朱天文的出现,让他的创作加入了新的元素,他说朱天文的文字氛围,他感受到了,就会有想像。

然而朱天文把编剧的身份放得很低,说剧本无非是导演的空谷回音,但她却最懂他:「是个抒情诗人,而不是说故事的人,他的电影特质也在于此。」

当然,她没忘记自己还是个小说家,小说还是在写,写长篇。若无琐事,一天能在书桌面前坐3、4小时,那正在写的小说就叫《在民国的黄昏里》,「基本上民国已经不在了,我已经61岁啦, 我就写我的现在,我有生之年的台湾。」少年吟哦的民国山川已在政党轮替的政治正确里被消灭了,日月副刊凋零,文学场域移师网路,她不上网,不用智慧型手机,所以是不存在之人。不存在之人说自己日日仍在黄昏的操场快走,为那创作好好锻炼身体,好好保重。

更多镜周刊报导【侯孝贤番外篇济南路69号的如烟往事【一镜到底】最好的时光 侯孝贤【一镜到底】时移事往 侯孝贤专访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