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 规划打造通用「航空乌托邦」

海南自主研发的CYG-11型地效飞行器。(图/翻摄自中新网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近日在武汉举行开工大会,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在东湖开发区早期建立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军民用水面飞行器和浮空飞行器的研发,2吨级地效飞行器项目是中心落户武汉后启动的首个研制项目,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据《中新网》报导,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分党组书记曲景文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的定位以及未来发展。他也表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与中航工业通飞全面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打造,是以特种飞行器研发为代表航空高科技研发基地,将建立研发中心、营销总部运营总部,进一步优化湖北省武汉市航空产业结构,促进东湖高新区航空产业的发展,助力武汉打造中部区域通航枢纽

▲CYG-11型地效飞行器水面航行。(图/翻摄自中新网)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表示,湖北省高度重视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将把通用航空作为高新区的重点产业领域,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加强与中航工业通飞的战略合作,推进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业、工业服务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将所有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特种飞行器研发基地和特色航空综合体为特征的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基地。

作为大陆唯一从事水面飞行器、浮空飞行器和通用飞机研发与制造的主机研究所,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先后成功研制第一代大型水上飞机、第一艘充氦载人飞艇、第一架实用型地效飞机、第一艘实用型机动式系留气球、第一架超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第一架全复合材料/单发涡桨公务机等众多航空产品,填补了大陆航空工业的多项空白

▲地效翼船俗称会飞的船,停在水面像船,起飞后更像飞机。(图/翻摄自中新网)

海南自主研发的地效翼船,曾在4月于海口桂林洋海域首次实现双船试飞。据了解,地效翼船俗称会飞的船,停在水面像船,起飞后更像飞机。另外,此次试飞的CYG-11型的翼船可以载12个人或载货1200kg,时速200公里每小时,续航1500公里,百公里耗油28升,售价每艘在250万到300万美元之间(约新台币7900万到9500万元),可用于海防海关辑私、海事监管、「海上高速公路」建设和观光旅游,对保卫中国海防和海洋权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CYG-11型地效飞行器水面航行正面照。(图/翻摄自中新网)

未来,大陆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将建立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营销总部和运营总部,积极落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签署的《关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的投资协议书》,并致力于打造特种飞行器研发、销售及推广的常态化技术与服务发展平台,促进通用航空产业改革优化,带动武汉市及湖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全面发展,推动湖北省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此次邀请到湖北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张忠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中航工业通飞董事长、分党组书记曲景文、副总经理张枢玮、中航国际副总裁程保忠、中航工业特飞所/中航通飞研究院院所长张明文党委书记熊贤鹏以及中航工业驻汉有关企业代表等领导、嘉宾出席项目开工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