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台湾──梁启超叹「本是同根、今成异国」(九)

梁启超寄赠台士痴仙的照片。(作者提供)

马关条约割台,1895年日军入侵台湾,国人坚不臣倭。乙未之役,台湾义军和黑旗军奋起抵抗,保卫台湾保卫祖国捐躯台湾,尸骨散于台地荒烟蔓草,忠勇憾天地。接着是台湾志士烽起云涌,持续发动长达七年之久(1896-1902)的激烈武装抗日,及其后的零星武装抗日,前仆后继,气壮山河;1915-1936年间则实行非武装抗日。斯时,台湾志士深信祖国不久将恢复国情,收复台湾,于此刻到来前不可失去民族特性,故启动一波波文化启蒙运动,以延续民族传承与对祖国认同的非武装抗日。

林献堂门阀冠绝全台

林献堂,台湾台中雾峰人,父林文钦1888年以清赋功加道衔,1893年高中举人。堂伯父林文察官拜福建水陆提督,1864年于福建漳州附近追剿太平天国时殉职,清廷加太子少保,入祀京师并建昭忠祠,荣耀及于先祖堂兄林朝栋于法军侵台时,募勇亲赴基隆抗法,受知于巡抚刘铭传,统领栋军全台营务处。故日据时代日人誉称,雾峰林家门阀冠绝全台。

林献堂于1881年出生于此一世家,1895年日人据台时已十五岁。是时,林献堂还曾奉祖父母之命,带领全家四十余口,内渡泉州晋江避难。林献堂15-21岁的青年成长期间1896-1902,正值日人于全台各地,进行全面残酷的血腥镇压与屠杀。

1907年4月,27岁的林献堂首次往游日本东京,曾至横滨拜访梁启超未遇,惟于途次奈良,寓某旅社,邂逅梁启超(广东南海新会人)。当时随行的甘得中任翻译,由于甘君普通话不大高明,而梁启超的广东腔普通话亦实难懂,故间杂以笔谈

梁启超初落笔即曰「本是同根、今成异国、沧桑之感、谅有同情」「今夜之遇、诚非偶然」,其伤时怀世之情,几使林献堂等为之泪下。晤谈中梁启超告以三十年内中国断无能力救援台胞,警告台人切不可轻举妄动而无谓牺牲,最好倣效爱尔兰人对付英国的方法,即厚结日本中央政界显要,以先牵制台湾总督府,使其不敢过份压迫台人。梁启超此一掬诚相告与真知灼见,不但使林献堂铭记在心,并予其重大启发,奠定其往后采行温和式社会文化运动的大方针。当时,林献堂并即邀得梁氏来台一游。

梁启超偕同汤觉顿及其长女,于1911年3月28日至4月11日赴台一游。在台期间,梁启超受到以林献堂为首的台士热忱招待,除游台北外并赴台中雾峰林家小住数日。

梁启超此行访台绝非普通访问,林献堂邀请亦绝非一般之请,因当时梁启超不但是一高度政治敏感人物,更是位鼓吹民族民权新思想的祖国政论家,故其为台湾总督府所最疑忌者。林献堂本人亦深知此一禁忌,尤其是台地汉人武装抗日为日军镇平,抗日份子几被杀戮殆尽,台士噤若寒蝉。斯时,林献堂藉其家族声望,突破此一禁忌,使得当时弥漫在台士间的恐怖气氛减缓不少。从民族运动的立场观之,此亦是对日人思想封锁的一种突破,并多少唤起台士已经冷却之心。对林献堂个人而言,梁启超访台除亲予其思想开导,播下林献堂未来从事非武装抗日文化运动的种籽,也予林献堂以大会全岛台士的机会,同时并无形中提升或建立林献堂在台士中的领导地位。

日台湾学生觉醒

林献堂于1913年秋前往北京拜访梁启超,随后转赴日本东京,经人引介面晤日本明治维新重臣板垣退助(时年77岁)。板垣退助对台人处境表示同情,勉其与日人亲善,并应允林献堂的邀访台湾。

板垣退助于1914年3月17日至4月6日抵台,深受林献堂等台人与日本总督府官员的欢迎。板垣退助于是(1914)年11月22日至12月底再度来台,期间并即于12月20日在台北成立「台湾同化会」。板垣退助任该会总裁,出席者500余人。

「台湾同化会」可说是日人据台后,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合法社团组织,会员共3,178人(其中日人仅44名),以台中的1,109人最多,台北、新竹台南各500余人,与会者大多是彼时台湾上流人物。当时,台湾人是打着「同化会名义」,以争取其与日人平等的待遇,彼此心照不宣。故旅台人识者间,对同化会内情亦多所怀疑,认为应从根本修改同化会的章程,而以谋求日语普及、风俗矫正、与日台人亲善为目地

1915年1月21日,全台各厅厅长一致辞卸同化会评议员。几天后的26日,台湾总督府以「台湾同化」有害公安为由,命令该会解散。

早期约1910年台人留日大多为富家子弟,且年龄均甚幼小,故谈不到民族意识的觉醒,对社会问题或政治运动无甚关心,因此常被中国留学生及朝鲜留学生,嘲笑为「唯唯是诺屈从于日本统治下之愚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