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梁/蔡英文正在揭开她戴得不耐烦的面具
文/黄国梁
一九九八年,辜振甫赴上海与汪道涵会晤,蔡英文陪在队伍里,负责与外媒阐释辜的谈话。我是中文媒体,大约只在饭店里辜的一场辜汪会晤后记者会,对蔡稍瞄了几眼,看看她在做些什么,其余时间,我丝毫不把这人当回事,直觉她不过是个陪衬的角色。
但我应该警觉一点的,没事派一个这样的人在队伍里,亦即,以前没碰过两岸事务的人,竟然会参与到这个场合、任务中,一定是有一些蹊跷的。
后来我知道了,辜振甫绕从东京返台路上,李登辉原是要派蔡英文直接在东京脱队,前往华府,向美方报告。后来,可能就是因蔡还真不是个「咖」,临时改为张荣恭搭上赴美的飞机。
第二年,她就搞出个「两国论」,厉不厉害?一举就将一九九二年建立的「一中各表」的默契与轨迹打破了,也就是两岸都是「一个中国」底下的实体的框架,被敲毁了。当然,老共在九五、九六年飞弹试射,对台湾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巨大的,飞弹与两国论,很可能是一种因果关系。
那年的「辜汪会晤」,除了「九二会谈」,是唯一的一次两岸的政治对话,并且比「九二会谈」深度深得太多。李登辉要这个谈判队伍拿出来跟对岸交涉的主要论述,就是以「波莰坦宣言」为主的政治文件,向中共确认,「中华民国」据有台湾是完全合法的,而中共对这一个政治领域,并无管辖与控管的权利。
用波莰坦文告去跟对岸声索主权或至少是治权,是一种很奇怪的论述方式,因为,这个文件是对付台独、以及国际社会仍未消失的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王牌或法宝,拿去跟老共说,是很怪的论述路径与策略。它与隔年的「两国论」有没有一些脉络可寻?可能要等历史档案的解密才能印证。
往事不用多说,蔡英文从她的处女登场,其实就扮演了一个两岸关系切割刀的角色,她是李登辉利用来切断两岸脐带的工具,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一位。
蔡英文这次竞选与2012年那次不同的是,她大幅修正了她的两岸修辞,将倾独或中间选民仍认为有独的疑惧的「台湾共识」,修正为仿佛回归中华民国的「维持现状」。她甚至用「蔡教授」的身分,进行了对选民的欺骗,说她将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处理两岸关系,而所谓宪法包括本文、增修条文与相关释宪文等。
既然有「本文」,那疆域就一定是「固有疆域」了,而既然有「增修条文」,那就有「因应国家统一之需要」,也有「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了。
这些,包括她的就职演说提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让我一度怀疑我选前在这里即脸书上贴文的判断,当时即三、四月份时,我预判,她主政下的台湾,政治空气必然是肃杀而残虐的。但我觉得我仿佛猜错了,我想,我错了倒好,她或真有可能走一条中庸的道路。
但我不该怀疑自己的,「维持现状」只是一个骗局,只为了过渡性的需要。她提名的大法官露出了她的尾巴,这几个被提名人,基本上是一群深绿的意识形态,他们将在各个释宪文中,改变这个国家的内容与本质,她的策略是,让台湾在众人无所知觉的情况下,就改变了国体。
然而,由于这并无法逃过中共的法眼,两岸的对峙与较劲就会愈演愈烈,绞丝会缠绞地愈来愈紧,两岸终将进入我说的那种肃杀的状态,而这时,人民将因两岸肃杀造成的经济败局而对蔡的政府提出挑战,她的政府即会以近于白色恐怖的手法,对付反对者,此即所谓「残虐」。
这是无法回头的、被绑上了火箭的命运,由于蔡英文的脑袋是根深柢固的仇中台独意识 ,暂时的伪装并不能减弱、更不能停止这个像是基因般的政治冲动。
连同是「两国论」小组的林碧炤,都得在她上台五个月的短短时间内就走人,蔡英文正在缓缓地揭开她戴得不太耐烦的面具。今后如何发展,我们可以继续拭目以待。
●作者:黄国梁,资深媒体人,原文刊于作者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