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美中台:无知与半解(周天玮)

美国智库对华事务专家何瑞恩认为,美中阿拉斯加会谈气氛没有改变美国国务卿林肯对华政策核心双方仍是一种「竞争性相互依存关系」。(图/合成图

美国担任过7年国防部长伦斯菲德在任上有过让人印象深刻的分析方法观,他认为「知」与「不知」不能简单二分,而存在着四分现象,分别是「已知知」(known knowns)、「已知不知」(known unknowns)、「浑然无知」(unknown unknowns)与「知而不真知的一知半解」(unknown knowns)。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知道我们知道什么(已知知),也都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已知不知),但是世界上另外还存在着种种我们不知道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物(浑然无知),以及我们以为知道,但其实并不实实在在知道的情况(一知半解)。

对美国而言,珍珠港事变和911纽约恐袭就是两个最明显的「浑然无知」。事发之前,美国根本不知道会遭遇到这样的攻击,以至于毫无预判。事前完全想像力失灵,所以处于浑然无知状态

至于什么是「一知半解」?可以先举两个选战的例子。2016年大选,希拉蕊明知川普铁锈带深耕,但是却予以忽视,希拉蕊自始至终没有去过一次威斯康辛,结果仅仅因为7万7744票的铁锈带落差便输掉了整个选举。2020大选两党主客易位,川普各地动员有绩效,虽然知道民主党处心积虑在各关键州以疫情为名改变投票规则,却没有做好应变,结果尽管自己比前次大选多拿下了1100多万票,这样的辉煌战绩却无济于事,反惨遭滑铁卢

赛局状况变化多端,博弈各方随时随地都会出现那些我们误以为知道,但并不实实在在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凡此便会导致种种一知半解的后果

关于国力有着许多讨论,一般多认为美国下滑而中国升起,所以综合研判美中台关系最终会向中方倾斜。美方则反驳这样的分析,视之为片面且不成熟。可退一步说,国力只能当作一个背景条件,「东升西降」未必一定要和国力大小形成绝对正相关。历史告诉我们,竞争关系的消长,直接相关因素往往更在于战略意志用人情报和预判。绥靖主义者的战略布局总是落在下风,而且伦斯菲德会同意,那些导致想像、执行和应变力失灵的「一知半解」,在个别交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会更关键,否则为什么美国和伊朗谈判总是伊朗占上风

举最近的实例,拜登政府上台之后,第一场美中会谈于3月18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前序幕,美方官员广泛指责中方,中方不甘示弱,立刻在媒体面前以多达7倍的时间史无前例地高调回呛美方。这场会议给人的观感是刷新了美中关系状态,等于是出乎意料地送上一个「一知半解」处境,美方因而措手不及。

再举一个例子,1961年6月,美国总统甘迺迪在维也纳苏联总理赫鲁雪夫高峰会晤,当时的苏联也正要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平视),可会议怎么开的?按照甘迺迪自己的话说,那是他「一生最惨痛的经验,我被打得完全不成样子。」他在会议中竟然承认美苏军事实力旗鼓相当,结果两个月之后,苏联竖起柏林围墙

美中台之间的种种「已知」都明摆着,可望你来我往推演到极致,但真正的挑战应该会来自于「浑然无知」与「知而不真知的一知半解」,逐渐敏感到只要再出现几次就会根本改变赛局。而且,把「一知半解」如果描绘成黑天鹅事件,也会失之于浪漫而卸责。

作者法学博士、美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