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政改革/监狱超收好拥挤 「到底哪些人应该关?」

雄监先前发生劫狱事件,震惊全台。(图/东森新闻资料照)

记者杨佳颖/采访报导

高雄监狱劫狱案突显台湾监狱问题,也掀起狱政改革声浪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法学博士「河暝」指出,台湾刑事政策波动、监狱过于拥挤、惩罚教化无法兼得等,都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不过矫正署、狱政单位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背负压力,导致高压矫正环境出现。

河暝接受《ETtoday东森新闻云》访问时表示,监所收容人数逐年增加,全台目前共有49所监狱,应收人数为54593人,实际上却收了63185人,超收高达8592人;此外,目前法务部编制的矫正机关戒护人力为4842人,实际却仅有4409人,与收容人数比例为1:14,反观美国为1:4.8、日本1:4.6、韩国1:3.5以及香港的1:2.4,有极大落差,「理想情况为1名戒护人员面对5名受刑人,最高的比例则是1:10,但台湾甚至出现1:20的状况。」

河暝指出,「到底哪些人应该放监狱?哪些人应该关?」全台目前收容的63185位受刑人中,其中烟毒犯(不含贩毒)为短期服刑,没有所谓「被害人」,却是法定病犯」,被关在狱中强制治疗,占了受刑人的1/3;若将毒犯移出监狱,由外界转衔机构医疗体系接手,能协助纾解人口压力,对于受刑人也会有更大帮助。

针对矫治方面,河暝则表示,狱所必须有好的管理辅导方案,目前全台有许多监狱让教育业界结合,推行农务地方特色产品制作加工代工,本意除了强制劳动、培养习惯,也是让受刑人学习一技之长,但这些工作通常为劳力密集、低技术,如同「家庭代工」,仅有15%的受刑人真正获得职训证照检定课程培训机会

河暝也提到,还有部分监狱会与艺文合作,但这些规划都是「点缀式」,没有相关系统辅助,受刑人只是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情,只求达到规定工作量,拿到积分,对于个人的帮助有限,效果持久性也不长。不过,他也强调,矫正署拥有的预算偏低,竟还可以照料49所监狱,努力依然值得大家肯定。

●注:河暝为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学博士,研究兴趣为监狱矫治与矫治社会工作。

▼监狱多半会开设教育、感化课程。(图/澎湖监狱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