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西班牙史…「一个加泰隆尼亚人的现身说法」独立到底对谁好?
西班牙政府引用宪法第155条暂停了加泰隆尼亚的自治权,这项史无前例又充满争议的作法让西班牙当局得以接管加泰隆尼亚,并启动自治区的议会重新改选。选举结果很可能会是独立派和反独立派势均力敌,与现今情势没有太大差别。因此,当局的做法仅仅是在拖延时间,无助于解决独立问题僵局。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原文〈How the Catalan economy benefited under Franco - and whtat this means for the ongoing stalemate〉刊载于 The Conversation ,作者Lino Camprubi为普朗克科学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
任何长远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先行深入了解问题的内涵,但目前的局势日趋复杂,令国内外人士都如雾里看花。像我这种住在国外的西班牙侨民,经常被亲友和同事问到:加泰隆尼亚到底在闹甚么?引用宪法第155条是不是实行专制?现在到底宣布独立了没?为什么不能对话?这一切是谁主导的?当然,还有我最怕听到的那个问题:你认为接下来会怎么收场?
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从我自身经验谈起。我告诉我的友人,我父亲就是塞维亚出生的加泰隆尼亚人,他以身为加泰隆尼亚人为荣,但从事公卫工作的他也深信所有西班牙公民都应获平等待遇,所以我拒绝想像一个需要护照才能入境巴塞隆纳的未来。我向我的朋友解释,加泰隆尼亚是西班牙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过去几世纪以来当地都是西班牙全境政经发展的一份子,其人口组成除了冠有加泰隆尼亚姓氏的当地人之外,还有来自各地移民──安达鲁西亚人、埃斯特雷马杜拉人、莫夕亚人,不一而足。这也是为何会有约五成的加泰隆尼亚居民不赞成独立。
昔日受打压?
若你曾听过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所编织的不公义论述,可能会反问:「没错,但身为一名西班牙历史研究者,尤其又专研佛朗哥时期,你应该也无法否认西班牙当局过去曾经多次压榨加泰隆尼亚地区的人民吧?」
说起这个议题,就有趣了。虽然加泰隆尼亚民族主义者一直主张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过去300年中──尤其是佛朗哥执政时期──都备受西班牙其他地区的拖累,但实际上,西班牙执政者以往在经济上是独厚加泰隆尼亚的。
在前佛朗哥时期,可以找到两个明显的历史例证。第一个例证,是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拥有古巴农园的加泰隆尼亚地主在官方禁止蓄奴后,仍然可以使用黑奴耕作,使得他们有机会累积资本,再转投资到西班牙本国工厂设备中。第二个例子,则是在19世纪的大半期间,甚至一直到20世纪,西班牙中央政府都对来自英格兰的进口廉价纺织品实施贸易保护,也就是说为了促进巴塞隆纳地区的工业成长,西班牙的全体国民都被迫用高价购衣。
再说佛朗哥时期。佛朗哥将军率兵推翻共和国政府(1931年成立)后,使西班牙陷入内战(1936-1939),最终夺权执政。这场战争并非分离主义者所描绘的是一场「西班牙对加泰隆尼亚」的战争,因为佛朗哥的独裁政权是在西班牙全境武力镇压政敌,限缩自治权,而非单单压迫加泰隆尼亚一地。佛朗哥政权固然全面禁止官方文件和学校使用加泰隆尼亚一词,但从经济角度来看,佛朗哥政权其实是独惠加泰隆尼亚,而牺牲了其他西班牙地区的发展。
大约十年前,我在研究佛朗哥时期的科学史与科技史时,发现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文献显示在1940年代的多数期间,巴塞隆纳所分配到的水泥量远远超过分配量第二的城市,有时甚至是马德里或瓦伦西亚的两倍。由于巴塞隆纳是西班牙工业重镇,佛朗哥政府显然亟于确保当地的工厂持续运转,借以收编加泰隆尼亚商界菁英的人心。
佛朗哥对加泰隆尼亚工业的扶植,也反映在水利发电建设上。法西两国之间的庇里牛斯山,长期以来都是民间资金觊觎开发电厂之地。内战结束后,西班牙的国家工业局为充分开发水力资源,15年内在诺格拉里瓦戈萨纳河沿岸打造了12座水坝,除了供应全国电网所需,也是为了推动巴塞隆纳地区的重工业产业。
加泰隆尼亚很快就富庶了起来。当然,这并非单靠佛朗哥的政策力量所能达成,但政府确实给了加泰隆尼亚更多机会、资源,以及从其他地区移转来的廉价劳力。等到加泰隆尼亚的工业蓬勃发展,西国境内穷困地区居民被吸引而来,投入蓝领劳工行列,加泰隆尼亚的菁英阶层又抬出了民族主义来转移社会对贫富不均问题的关注焦点。
政经现况
主张独立的加泰隆尼亚人经常提出的论调是:加泰隆尼亚缴的税比其他地方都多。这个论调的谬误在于西班牙是个重分配税制的国家,在此税制下缴税的实体是个人,而非区域。
加泰隆尼亚的财富来自于长久以来西班牙全境的经济互动、领土变迁、人口移动和交流。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加州的例子:有人估算加州的经济规模是全球第五大,但那是因为加州是美国的一部分。加州的富庶是美国全境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洛杉矶人不管对自己的城市再骄傲,也很少会去否认这个事实。
加泰隆尼亚的情况也跟加州一样,这也是为何过去两个星期会有1300多家企业赶着将官方登记总部所在地,从加泰隆尼亚移往西班牙其他地区。其中不乏大银行、跨国公司,还有西班牙几家大型上市公司。
这场政治僵局对西班牙脆弱的经济,尤其是对加泰隆尼亚本身的冲击,不容小觑。对一个才刚摆脱经济衰退的国家来说,我们无法理解何以左右政党选择在此刻荒废政经要务,一味炒作区域认同议题──不只是在加泰隆尼亚,还有西班牙其他左翼与右翼执政的地区也同样如此。
西班牙的政治人物和官员太执著于地方政治,而忽略了平权、成长、产业,和失业等重要问题。耗费如许心神只为在西班牙境内划下一道自以为是的新国界,只会阻碍我们专心因应当前全球化和气候变迁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我们不禁要问:闹独立,到底对谁有好处?
更多镜周刊报导【寇谧将观点】加泰隆尼亚独立公投是台湾的楷模?这是错误且危险的类比正面对决!加泰隆尼亚宣布独立 西班牙第二次内战一触即发?加泰隆尼亚:政治「迷思」孕生的危机欧盟新危机 统独「火车对撞」的加泰隆尼亚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