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友联谊纠纷多 台中申诉增5成
台中市法制局提醒民众加入婚友社或交友APP前,看清契约内容。(台中市府提供/卢金足台中传真)
想婚,别昏头!现代人生活忙碌,交友平台及婚姻仲介为寻觅有缘人代劳,但因收费等问题衍生纠纷不断,台中市法制局发现,今年1至7月已接获60件婚姻仲介或交友联谊消费的申诉案,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5成,呼吁民众要特别注意。
市府处理消费争议,近年出现婚姻仲介或交友联谊消费申诉案,2018年有51件、2019年86件,2020年至7月底止,已有60件,婚姻仲介或交友联谊消费申诉案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台中市法制局长李善植分析,争议包括解除契约的违约金太高、收费服务内容不明确、排约次数偏低或不满意排约对象、未告知消费性贷款、交友APP开发商为国外厂商,跨境求偿难度高等5大项。民众应详阅契约内容、付费项目及解约条件,以免没找到幸福,还要付解约金或不合理的消费性贷款。
李善植指出,曾经接获1名A男在交友APP认识相貌清秀的女子,数次聊天后应邀见面,该女游说A男填写个人资料,称可提供两性咨询服务并且安排参加联谊活动。A男填写资料后,对方主张双方签订契约,想解约要支付500元至5000元不等资料建档费。
发觉联谊对象不符预期,想退出终止契约时,业者要求赔付高额违约金,缴钱才能放人。李善植提醒,该类交友联谊契约期限通常1至2年,契约收费4万5000元至12万元不等,消费者若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被劝说另与资融公司签订 「分期付款约定书」或「消费性无担保借贷契约」,将无法从契约中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