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DRGs三月全面上路 医界忧医病关系紧张

健保署医管组组长庞一鸣表示,DRGs是以住院病患的诊断、手术或处置、年龄、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出院状况等条件,分成不同的群组,依各群组医疗资源使用的情形,于事前订定各群组的一次住院支付点数,并针对特定项目设计额外加给。国内自2010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为止,已实施2阶段401项DRGs。

庞一鸣指出,以2014年统计资料为例,已实施项目平均住院天数为4.23天,与前一年相较下降3.7%。而有关民众就医权益相关指标,包含出院后同日转至其他医院住院比率为0.7%(下降12.3%),整体3日内再急诊率为2.1%(下降7.0%),整体14日内再住院率为3.8%(下降6.9%),与前一年相较皆属下降,显示疾病照护成效皆有进步,健保署因而决定,今年3月1日国内住院全面导入DRGs。

对于DRGs支付制度全面上路,医界忧心将对内科造成冲击,医界管理人士表示,外科手术,如果没有太大状况,大多可以预期病患恢复状况及住院天数,DRGs实施后影响较小,但内科就不同了,有些急、慢性疾病,若病情出现变化,有时往往很难预期,以肺炎为例,其变化有时很难说,实施DRGs后,内科医师的压力很大,另如果病患周三可以出院,但家属要上班,周六出院才方便,以台湾的就医文化,届时将造成医病关系的紧张。

医改会研究员潘柏瀚表示,DRGs可以提升病患照顾品质,但外界一直担心会有人球的出现,健保署应订出院指标,一方面让病患有所依循,医院也可依此做出院的准备服务,另健保署亦应订出监测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即可予以辅导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