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劳力10年短少100万  日本研发机器人盖房子

文/特约撰述 福泽

目前机器人在一般人的生活运用仍较少,但你知道机器人已经开始在帮我们盖房子了吗?过去日本社会对「3K」工作非常排斥,所谓3K就是日文的「累:きつい」「脏:汚い」以及「危险:危険」,这当中最具代表的应该就是建筑工地。根据日本建设联合会资料,2000年取得建筑技能劳动人数大约有451万人,但是不到10年的时间已经锐减到343万人。预计2025年日本拥有建筑技能的劳动力将只剩下216万人,将短缺近134万人。这个缺口,可不是引进国外劳工就可以解决,因此近来建设公司开始积极地开发建筑工地用机器人!

建筑工地的工作非常辛苦,不但工时长,工作环境更是恶劣和危险。日本年轻人除非逼不得已,绝对不会想要去工地上班。近年来,日本从东南亚引进许多外籍劳工,已经成为工地的主要人力来源。不过这些劳动力依旧无法满足所有建设工地的人力需求,因此,日本开始研究导入机器人进入工地的可能。

清水建设技术研究所研发出来的「天花板组装机器人」(Robo-buddy),已经可以借由机器手臂前端的摄像头,确定天花板组装位置,正确无误的组装天花板。另外由大成建设开发出来的「地板水泥组装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地板的灌浆及平整作业。大和房屋工业的机器人,则是运用在建筑物的「防火材料涂装」上。过去这些作业都是属于高风险、重劳动以及高污染的人工作业,透过机器人的取代之后,不但工作效率更快,而且作业更加精准

不但是民间对于建筑工地机器人逐渐重视,就连日本政府也积极地正视建筑工地对于机器人的需求。日本国土交通省从今年1月开始就发出通告,如果要投标国土交通省的建设专案,拥有建筑工地机器人的公司将会在评分上获得更大的优势。透过这种官民之间的共同合作,也难怪日本的建筑产业机器人越来越兴盛

不过,这时候也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这些重劳动的体力活全给机器人做了,那人类要做什么呢?这个时候人类应该转向更复杂、更具有创意的建设项目发展,例如空间设计规划、机器人的程式编成等等,面对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发达,或许未来人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透过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完成的社会空间中舒适快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