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团批教部专审会打假球 汰换不适任教师机制失灵

人本教育基金会、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等11大教团今(29)日召开记者会,直指教育部去年6月于立法院修正《教师法》,其中关于不适任教师淘汰机制运作失当,卡死了处理不适任教师的所有前路。(主办单位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人本教育基金会、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等11大教团今(29)日召开记者会,直指教育部去年6月于立法院修正《教师法》,其中关于不适任教师淘汰机制,降低教评会教师组成比例,并且国教署还在《教师法》下立子法,规范高中以下教师专审会运作,然而「专审会」草案的教师代表超过2分之1,且委员资格需先由教师组织培训,等于卡死了处理不适任教师的所有前路。

11大教团与公民团体诉求,在现行制度下,全台湾25万名老师,每年只有13人因教学不力离开,不适任教师以各种荒谬形式存在,教育部官员形容是「拿你没办法」的制度,处理不适任教师很困难,常被诟病是因为学校息事宁人不愿处理,老师们同事情谊师师相护,以及缺乏专业造成诸多程序瑕疵导致。

教团与公民团体也认为,除了狼师、体罚恶师应该马上被处理,为加速处理教学不力的不适任教师,教育部国教署在2017年开始推动「教学专业审查委员会」;并反问:「众所瞩目的新政专审会,能否解决由教评会主导的无效旧制?值得一探究竟。」

至于教育部国教署推动的「教学专业审查委员会」,教团与公民团体指出,5年来只受理25件案子,其中高达10件调查结果为「无教学不力」,偏偏教育部草案还让专审会教师代表超过一半,更是走回头路。

教团与公民团体认为,草案中对专审会权责,除本法规定事项外,还另含糊的扩大至「其他事项」,且对此二任务有「调查」、「辅导」、「审议」等权。这已将专审会在不同情况的权责包裹在ㄧ起,成了可将调查、辅导、审议等权总揽ㄧ身的组织。

人本教育基金会则表示,专审会委员之比例考量,应以「能否解决不适任教师问题」为主,而不应沦为特定团体卡位之战。专审会之运作办法,应以「能否提升教育品质」为考量,而不该沦为『教师名额』保障机制,强力呼吁教育部,「别让专审会成为淘汰不适任教师之卡关魔王!」

全国家长团体、公民团体以及校长团体呼吁教育部,调降教师团体代表之比例为3分之1,增加家长、儿少权等专家学者,并使调查具有公正与专业性。

教育部国教署回应,专审会成立的立法意旨,在于强化教师对教学不力,或不能胜任工作审查,依母法精神,教师代表不少于2分之1,因此以此办法初步草案内容以教师代表不少于2分之1为方向。

教育部国教署也指出,该办法预告期间仍可持续搜集意见,请家长等团体可透过各种管道或正式函文表达意见。并4月7日于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预告,开放各界提供意见。

至于本案团体所提意见,教育部国教署表达,予以尊重,后续将持续搜集教师、校长、家长等相关团体、各县市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实务工作者意见,于法规预告结束后研议修正条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