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停顿、又继续! 海顿闹观众「搞不清楚拍手时间」

图文/MUZIK

古典音乐发展中,弦乐四重奏的组合可说是室内乐表演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自古典时期开始(约莫十八世纪中期),几乎每个重要的作曲家都会留下这种类型作品。但若是翻开古典音乐的历史,弦乐四重奏在海顿之前,几乎少有人创作,而今天我们对于弦乐四重奏的认知,则大多建立于海顿的笔下,无怪乎大家要称他作「弦乐四重奏之父」。

海顿一生共创作了68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在数量上可说是史上之最(排名第二的是莫札特的23首)。不过,他对于弦乐四重奏的贡献可不仅仅只在数量上,在长达近四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海顿不断的摸索、改进与创新,将这个音乐类型的架构格式日益完备,也让后代的作曲家有了创作的标准

前奏

在早期的创作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海顿对于弦乐四重奏这种音乐的不熟悉。像在作品编号第一、二及三中(共十六首),乐曲架构大多不固定,有使用嬉游曲或小夜曲等五个乐章的形式;也有用接近于巴洛克时期所流行的组曲样式。而在演奏上,大部份的主旋律都集中在第一小提琴,其他的三个声部则以伴奏为主,与其说是室内乐,倒更接近于给小提琴和弦乐团的协奏曲。

早期对于四重奏创作的摸索,成为后来海顿成就伟业的前奏。随著作曲技术的增进,以及对于音乐表现手法的成熟,海顿的四重奏音乐也开始有了变化。于1771年完成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作品编号第九号,海顿正式的将乐曲的格式定为四个乐章,分别是快板乐章、慢板乐章、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以及终曲乐章。这样的格式出现在海顿之后所有的四重奏创作中,也被后来的作曲家所延用。而除了格式之外,在乐曲的演奏上,海顿也开始注意四个乐器声部的分配,特别是加重中、低音部份的创作,而这样的想法,也直接反映在他一年之后所谱写的第20号弦乐四重奏集中。

▏弦乐四重奏的奠基之作-

作品编号第20号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海顿作品编号第20号的弦乐四重奏集完成于1772年,有别于先前创作的四重奏音乐,这部作品在音乐写作手法的表现上,有几个重大的突破:

中提琴大提琴在乐曲中的份量加重,在这部作品之前的弦乐四重奏音乐,主要的旋律多半都集中在第一及第二小提琴上,中提琴和大提琴仅仅只是伴奏的角色。然而在第20号的第二首中,乐曲一开始就以大提琴来当作主奏乐器,这在当时可说是前所未见的;在第20号第四首中的变奏曲乐章,第一次的变奏旋律是以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对唱所展开,第三个变奏更直接交给大提琴来独奏,这也是海顿重视中、低音声部发展的最佳例证。

奏鸣曲形式的升级版:奏鸣曲形式(Sonata Form)共分为呈式(主题)、发展和主题再现三个部份,是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时期最主要的音乐写作格式。早期的奏鸣曲形式以呈式部为主,发展部通常只是一种过门的乐段再现部更只是主题的重复,然而海顿却把它加以变化及创新。像是在第20号中的第三首,当中在再现部的地方就呈现一种和主题不大相似的变奏形式;又或是在第四首中,于发展部中出现了假的再现部(旋律一样但调性错误),这些尝试都让原本呆板的制式写作方法变得有趣,也开创出了许多创作上的可能性。

赋格再现:赋格(Fugue)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创作形式之一,然而进入古典时期,受到自由写作风格的影响,这种非常着重于结构的严谨格式,反而遭受到不小的排挤。海顿在第20号的六首作品当中,有三首(第二、五和六)的最后一个乐章都是以赋格的形式写成,展现了他对传统的敬意。而海顿的赋格既保有过去在对位法手法上的精致表现,旋律和节奏也更有现代感,更重要的是,原本只是讲究结构而硬邦邦的音乐,在海顿的笔下还多了情感与张力,这样的创作方式,也深深的影响了后代的作曲家。

海顿的创新将弦乐四重奏音乐提升到另一个境界,这六首四重奏的成就,连一向对于海顿音乐不表认同的贝多芬,也将其当作范本,认真的研究一番后,才写下自己的第一首弦乐四重奏作品,更别说是和海顿相知又相惜的莫札特,更是称这套作品「让自己真正学习到如何写作弦乐四重奏」,日后更以海顿为名,创作音乐提献给大师,足见海顿对于弦乐四重奏的贡献之大,称其为弦乐四重奏之父,真是当之无愧。

在完成作品编号第20号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之后,海顿差不多有九年的时间没有再创作任何新的四重奏作品,直到1781年的夏天,受到当时维也纳最有名的音乐出版商-Artaria and company之邀,才又再度创作了六首新的乐曲(作品编号第33号)。这套曲目同时也被海顿提献给当时还是公爵俄皇保罗大帝,所以又有别名《俄罗斯弦乐四重奏》(Russian Quartet)。

作品第33号在创作的概念上可说是前一部第20号的延续,除了保有先前发展出的各项写作特色外,最大的创新是把原本在多乐章中常见的小步舞曲,改以诙谐曲(Scherzo)的方式呈现。这项变革日后也被贝多芬采用,到了舒伯特之后,诙谐曲几乎完全取代了小步舞曲,成为像是交响乐或室内乐中第三乐章的标准格式。

玩笑在哪儿?

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编号第33号的第二首有个别名叫作《玩笑》(The Joke),在这首乐曲中可以听到典型的海顿式音乐幽默。整首曲子在格式上和一般的古典乐曲并无不同,共分为四个乐章,最后一个乐章标示为极快板(Presto),是用轮旋曲(Rondo)的方式写成。海顿要开给听众的玩笑发生在乐曲快结束的时候,本来应当要再回到主题的旋律突然中断,紧接着插入一段出人意料的慢板片段,之后主题旋律才再度出现,但每演奏两小节就会暂停,且停止的时间越来越长,让听众摸不着头绪,到底乐曲何时才会结束?

不过,或许是海顿太常在音乐中展现他的幽默,这首名为《玩笑》的四重奏曲,在发表时给了听众很大的期待,以为海顿会有什么和以往不同的惊人之举,但最后只是在结尾时的小变动,似乎不能满足大家的好奇,于是有些毒舌派乐评就称「这首乐曲最大的玩笑,就是没有任何玩笑!但却彻底的耍了听众一下,让大家聚精会神的要找到玩笑。」

登峰造极

海顿的「Erdody」弦乐四重奏海顿的第20号和第33号弦乐四重奏作品,奠定了他弦乐四重奏之父的地位。在第33号之后的十五年间,海顿又陆续的创作了二十余首的弦乐四重奏作品,这段期间海顿的音乐写作越发成熟,对于古典乐派的创作方式也早已了如指掌且运用自如,而他在1796年所完成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集(编号第76号),则可说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

这套四重奏集是海顿为Joseph Erdody公爵所作,在这六首作品中,可以看到海顿对于弦乐四重奏音乐的野心,早已超越其他同时代的作曲家们,不论是在乐曲的结构还是在四个声部表现的配置上,都有着惊人且卓越的巧思,而当中像是别名《五度》的第二号;别名《皇帝》的第三号;以及别名《日出》的第四号,都是海顿的作品中最受到大家所喜爱的音乐。而海顿在这部创作中的音乐特色,可以归结成以下几个部份:创作动机连贯性:海顿的作品常常被冠上名字来显示音乐中所要表达的特色,这代表他的乐曲在创作上都有着强烈的动机。在他早期的作品,这种动机常只是整部作品中的一小个乐段,但到了晚期,这个动机则被扩展到一整个乐章。以第四号《日出》为例,开始由第一小提琴拉奏主旋律,随着乐章的进行而穿插其中,甚至在主题部的后段转换到由大提琴来演奏,这种连贯的动机,也让音乐的表现更有主题感,同时乐曲的意境也更加鲜明。

声部间的多元互动:前面有提到早期的四重奏音乐,在声部的分配上极不平均,海顿逐渐的改变了此一情况,初期他将本来都集中在小提琴演奏的主要旋律,慢慢的放给其他声部,到了晚期,他更进一步的将声部的重要性给突显出来,除了在和声上的功能外,他也付予每个声部在音乐性上更明显的功能,而非只是单纯的旋律与伴奏间的转换。像是《日出》一开始的主题旋律虽然是在第一小提琴,但其实整个气氛的营造反而落在只有拉奏长音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上,为要完整表达音乐的动机,每个声部可说是缺一不可。

运用的音乐语言更加丰富:虽然四个乐章的架构在海顿早期的创作中就已经订定下来,不过海顿还是将许多不同种的音乐写作手法穿插在各个乐章之中。比如说《皇帝》的第二乐章就是用变奏曲的方式谱成;或是像《五度》的第三乐章虽然是小步舞曲的乐段,但在写作上却用了两个声部的卡农形式来作表达,让音乐在表现上更加的丰富及多变。

虽然不像贝多芬中晚期的弦乐四重奏音乐那么复杂与庞大,但在这套作品中可以明确地听出海顿对于制式古典乐派的写作方法所表达出的不满足感,以及极欲想要放入更多元素在音乐中的企图心,这部份多少承袭了莫札特去世前的音乐风格与理念。和贝多芬不同,海顿和莫札特在音乐创作上从未想要挑战时代,而是希望把现有的传统,发展到极限;或用创新的手法来加以重新诠释旧有的规范。也正因为如此,成就了海顿在古典时期中不朽的地位及价值。

让我们一起唱国歌

作品编号第76号的第三首四重奏别名为《皇帝》,其实源由来自于当中的第二乐章里主题所使用的旋律,而这段旋律是海顿特别为了颂赞奥地利皇帝法兰西斯二世所作的音乐。据说海顿在早先旅行至英国时,听到当时英国的国歌《天佑吾皇》,便深受感动,一心想要写作一首类似性质的音乐,提献给当时的奥地利皇室。于是回国后,他开始参考当地的民谣音乐,最后谱写出这首名为《天佑吾皇法兰西斯》的短曲,并由Lorenz Leopold Haschka谱写歌词。这首乐曲后来数度变更歌词,用来献给奥地利的不同皇帝,在奥匈帝国时期,更成为境内传唱最频繁的赞美诗歌。1922年德国威玛共和政权将其选为国歌,并使用由诗人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在1841年时为此曲所谱写的三段歌词(并重新命名此曲为德国之歌)。1991年两德统一后,认为歌词中的头两段种族意识与侵略感太重,而将之删除,只保留第三段,也就成为了今日德国国歌的面貌。

解码・弦乐四重奏》

《MUZIK阅听古典乐》

《MUZIK AIR古典音乐线上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