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草行旅日系无印极简风

门草行旅」1楼大厅宽敞。(黄采薇摄)

「门草行旅」每一层楼空间转折风景都不同。(黄采薇摄)

「门草行旅」4th_one双人房,位于4楼拥有景观阳台。(黄采薇摄)

「门草行旅」4th_one双人房位于4楼,房内卫浴浴缸,最多2人入住。(黄采薇摄)

台北大稻埕有宛如京都「路地」的人文风貌,在住商混合的细长巷弄里,独特巴洛克古风建筑矮厝间,多家老宅重生民宿咖啡店杂货小店餐厅酒吧,还有数家米其林推荐的传统小吃,全都隐身于新旧夹杂的迪化商圈

静静伫立于安西街的旅宿「门草行旅」,从透亮的玻璃门框可见大厅内多盆植栽,搭配薰衣草柠檬、柑橘的香氛,走日系无印极简风格,店主小佩娇小清瘦,年仅41岁的她看似大学生,却是名经验丰富的室内设计师,台北知名的多么Cafe即是她的作品之一。

留宿 静静探索老城区

小佩25岁进入室内设计公司工作,29岁时前往义大利攻读硕士,「义大利人在设计上较重视对生活经验,我周末都跑去米兰大教堂前的广场或车站观察,发现当地人喜欢坐在椅子上发呆、体验生活」。回国后她跟朋友说:「我想当旅馆大亨,因为旅馆能一次实践室内设计、生活及咖啡店的梦想。」

选择落脚大稻埕,小佩透露是因为「这是一个老城区,具备文化底蕴」,认为让旅人从大稻埕认识台北是个很好的起点,尤其可看到百年的街景巷弄、丰富的人文建筑,她在设计时只考量如何符合旅客居住的需求,「在装潢上应该把主角留给大稻埕,而不是凸显我自己,抢了它原有的风采」。

「旅行着重的是经验,在于今天去探索了什么事。」小佩认为旅店只是个休息的地方、喘息的空间,她在设计上避免无谓的繁琐,期望旅客回到这里能静下心想想今天的旅程,没有被空间打扰的感受。旅店的特色极受国内外文青欢迎,她表示:「疫情前国外观光客为大宗,尤其是来自日、韩的旅人。」

小吃 排队名店古早味

造访大稻埕的旅客,必定造访传承3代、经营80多年的「卖面炎仔」,连续3年荣登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名单,位处迪化商圈、安西街的古早味,早晨8点开门前就有满满排队人潮,店内不设菜单价目表,提供油面米粉与黑白切,以全鸡猪肉内脏熬煮的汤头极清甜,必点小菜烧肉、烫花枝与黑白切,其烧肉皮酥肉嫩于10点后供应,贴心的老板会按用餐人数配菜

傍晚时分建议前往宁夏夜市,「圆环边蚵仔煎」创立于1965年,为米其林餐盘推荐的排队名店,蚵仔煎选用每日直送的台南蚵仔,表层焦的蚵仔煎搭配橘红甜面酱,带Q的表皮深藏镬气、蚵仔鲜肥饱满,点碗蛤蜊汤、配上姜丝,喝下鲜甜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