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宣传队「快板书」受青睐──一个红卫兵的真实人生(十九)

济南工作人员在展示一本经典粮票珍藏册。(新华社资料照片)

「我家定量粮食不够吃,两个弟弟特能吃。」

「男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肉吃,油水少,当然吃得多。」奶奶叹了口气。

大家都挑肥肉

一九五三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全国开始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五四年又实行了食油定量制度。

五五年八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这一年的十一月正式在全国使用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也随之出现。

从此,城市人口按照重体力、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学生,居民等以及各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分类,各自有不同的粮食定量和粗粮、大米、面粉的比例。

每个月人们所得的粮票是有限额的:中学生男生三十四斤、女生三十二斤。三岁以下儿童九斤。三岁以上到上中学前,每年按年龄逐渐增加定量。成人则根据工作分类,没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妇女只有二十五斤,重体力劳动者四十五斤,煤矿工人享受最高定量五十七斤。其他工作的是二十八斤。这里面包含有十五斤半面票、五斤半的米票和七斤粗粮票。在粮店里凭粮票买粮,面票只能用来买面,米票只能买米,粗粮票只能买粗粮。

肉、蛋、白糖、食用油等也实行凭票定量供应。糖、油、肉每月每人半斤。工业品的百分之六十八、副食品的百分之九十都凭票限量供应。去市场选肉,大家都挑肥肉买,因为回家能再榨点儿猪油改善伙食。

凤新,我们家每个月的半斤淀粉用不完,以后给你带回去。」奶奶望着吃得正香的凤新说。

「谢谢奶奶!」凤新高兴地笑了,双手放在吃得略鼓起来的肚子上接着说:「奶奶,我今天吃超标啦!」

「为什么?」

毛主席说: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我现在是闲时,可却吃了四个大包子!」

「哈哈……」京峡大笑道:「你可真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的典范呀!」奶奶没有笑,只是摇摇头。

「对了,凤新,我可以问问小笛和其他女生,看谁家里有多余的淀粉,都可以贡献给你。」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七月份期末考试一结束,学校就宣布,暑假期间全校师生将下乡参加夏收劳动。地点是顺义县张喜庄公社文化营大队,时间为三周。

京峡班上的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地直蹦高,大家从来没去过农村,也没有这样长时间的离开过家,学生们视它为一件人生大事

每个同学交上五元钱,二十斤粮票作为伙食费。临行前,老师先教给学生怎样打背包。这点小意思,难不住他们,没学一会儿,就打得像模像样。

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一一○中学的学生们聚集在学校操场。京峡,凤新和小笛站在人群中,兴奋快乐的脸上泛着红光。

「你的背包带是解放军用的!」凤新抚摸着京峡捆背包的带子,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是我爸的。」京峡感到自豪。

「小笛,你打的背包真好看,有棱有角的。」京峡欣赏着小笛肩上的背包。一块浅蓝色塑胶布把薄被及放在里面的换洗衣服裹得平平整整,一根白色的粗带子将背包打成匀称的三横两竖,一只用线绳网兜装着的淡蓝色脸盆挂在它的后面。背包左侧吊着一个搪瓷杯和军绿色水壶,右侧是一个布挎包,挎包的带子上绑着一条用来擦汗的白毛巾和说「快板书」用的两片大竹板和五片小竹板。脖子上挂着一个印有毛泽东头像的塑胶小红包,里面装的肯定是小「红宝书」。

「快板书」是一种民间口头演唱艺术,根据民间艺人传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过去当艺人们沿街卖艺时,经常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随编随唱。解放战争时,士兵在行军途中,编演了许多即兴快板作品,用来鼓舞士气。

演唱者具有随机应变看见什么唱什么的特点。一九五三年,天津快板书演员李润杰,在民间口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快板书」这一艺术形式。文革开始后,这种简单易学的演唱艺术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出时颇受青睐。

「怎么,你在行军路上还要表演吗?」京峡拿起小笛挎包上的小竹板儿试着打。

「这是我们宣传队的任务,为大家鼓劲呀!」

「同学们,现在开始整队出发!」大喇叭里传来军宣队长的声音。

于是各班站成一个方队,全校师生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出校门,迎着朝阳向东北郊农村挺进。

一开始队伍排得还算整齐,同学们情绪高涨边走边唱,嘹亮的歌声公里外都能听见。

七月的北京,一到中午便骄阳似火,大家已经在路上走了三个多小时。队伍逐渐变得稀稀散散,间距不等。

「还有多远呀?我水壶里的水都喝光了!」不到十三岁的京峡满脸是汗,带着哭腔说。

「我这里还有些水先拿去喝,一会儿路过村庄时,我们会在那里休整。」不知什么时候,教语文的汪老师突然出现在京峡身后。「咦,汪老师,您什么时候赶上来的?」京峡扭过头,见汪老师手里拄着一只拐杖,头顶上布满汗珠,短袖衬衫已经湿透。

「我刚刚路过你们班,要加把劲儿啊!」汪老师说着,取下他肩上的水壶递给京峡。

「还得走多长时间呀?」

「刚走了一半,估计还有三个多小时。」

京峡一听汪老师的答复,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实在走不动了。

忽然,一阵响亮的快板声传来,接着小笛那清脆圆润的嗓音飘然入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京峡看见小笛和宣传队的几个女生正站在路边,手里打着竹板,说唱毛泽东诗词给大家鼓劲。

「小笛能坚持,我也能。」京峡暗暗给自己打气,一瘸一拐的紧跟着队伍。

文化营大队的院落终于进入眼帘。这时,歌声又高昂了起来,同学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村庄。

进村后,担任连副指导员的同学宣读了学生们分派到各老乡家住宿名单。她先念学生的名字,然后读出接待他们的农民名字。京峡、凤新、林楠杨洁四个女孩子被分在一起。小笛同宣传队的女生住在一起,便于排练节目。当副指导员念道京峡她们的房东李永刚的名字时,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举起手来,高声道:「在这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