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一次用塑胶吸管满1年成效出炉 「外送平台+网购」将列限塑对象 

内用禁用「一次用塑胶吸管」政策上路满一年。(图/记者姜国辉摄)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环保署去年7月起推动限用一次性塑胶吸管政策,公部门、公私立学校百货公司购物中心连锁速食店等4大类共8000多家业者不能提供内用者「一次用塑胶吸管」,政策上路1年,环保署表示,跟原本推估一样「差不多」,少了1亿根吸管,限塑政策下半年将扩大到外送平台网购业者。

内用禁止提供一次用塑胶吸管,政策上路一年,但有网友认为,还是一堆饮料店都有吸管,甚至觉得环保署政策只是在安慰自己,因为一堆饮料店都有免费塑胶吸管及塑胶袋。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认为,若要明显看到塑胶吸管大幅度减少,就要进一步扩大管制对象,从内用到外用,以吸管使用量去看,台湾饮料市场若每一年卖的饮料愈来愈多,相对吸管也会多。

▲有网友认为,环保署政策只是在安慰自己,一堆饮料店还是有免费塑胶吸管及塑胶袋 。(图/ETtoday资料照)

谢和霖说,在面临环境危机下,环保署动作要快一点,有很多种可能做法,依照现有法规扩大管制单位评估最好的方法建议有三方向,一是直接禁止,二是规范手摇业者要有「减量目标」,如卖一百杯饮料,通常要用100根吸管,让商家办法,甚至发展出创新商业模式,变成卖100杯饮料,只用80根吸管,甚至让业者交代营业量有多少,进一步查核,不过此方法较麻烦。最后则是逐步扩大管制范围,跟现在买塑胶袋一样要付费,如消费者真的要用塑胶吸管就付2元,很快就会有成效。

环保署废管处简任技正李宜桦表示,除4大类8千多家管制对象,其实还有不少非管制对象,都自行禁用,因此不太容易统计真正少了多少吸管,但很多业者都不主动提供或以就口杯,愿意配合限塑政策,而限塑政策不只唯一关注在吸管上,接下来还有多方面,包括网购、外送平台等,都在评估透过辅导方式,减少塑胶类使用。

▲一次用塑胶吸管替代品。(图/环保署提供)

环保署废管处处长赖莹莹指出,政策上路一年调查确实跟原本推估差不多是1年少了1亿根吸管,下半年也已计划针对外送平台和网购业者,扩大列为限塑对象,目前都还在跟业者媒合、讨论等,预计今年底前就会有明确办法。

►过期的票券只能丢掉吗?快来兑换东森币复活你的钱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